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被访者达闼科技美国上市的步伐戛然而止。 5月23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达闼科技(Cloud Minds)位列其中。更早前的3月5日,达闼科技还曾收到美国商务部的一纸禁令,要求禁止与中国共享源自美国的技术。 “达闼科技是一个以中国和美国同时作为本土市场,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展开研发、市场化的新创公司,但我们今天意识到,它要扼杀我们于萌芽当中。所以我们肯定不能按原有商业计划继续向前推,肯定要采取新的商业计划。”达闼科技创始人、CEO黄晓庆对《中国企业家》说。 过去5年,得益于扎根全球化市场的布局,达闼科技发展迅速。据公司披露的最新财报数据,公司2019年1~6月营收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46%,是云端机器人行业的“独角兽”。天眼查显示,2019年3月,公司完成了3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超过15亿美元。 2015年3月,“达闼科技”以全球第一家云端机器人运营商的身份诞生。但那时,将“云端”和“机器人”结合到一起能生产出什么?市场还很陌生。那时的黄晓庆,已经在中国移动研究院履职院长工作近八年。更早之前,他还在美担任UT斯达康公司高级副总裁兼CTO,推动小灵通在中国的兴起。 “达闼科技”的创立与发展,让他完成了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角色转换,也让他摸索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核。拥有三十余年通信行业与在机器人行业浸染近五年之后,黄晓庆逐渐描摹出云端机器人行业的全新形态。 2020年初来袭的疫情加速了机器人市场的发展,这让他意识到,继续坚持推动云端机器人商业化的必要性。“202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们正朝着机器人销售领域的规模化销售转变,这个规模应该在上万亿级别,产值也许是上10亿元级别的发展。” “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人类大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元,但体积只有1500克,如果我们想造一个跟人一样聪明的机器人,完全不可能。” 6月21日,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0(第二十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暨中国企业家生态大会上,黄晓庆在演讲中说,云端机器人就是智能机器人时代的解决方案。“机器人的脑袋在云里,机器人的身体可以在现场,它的神经网络是移动通信,实际上这是一个云、网、端集成在一起的一个机器人,简称云端机器人。” 达闼科技最早建立了云端大脑、神经网络、机器人本体三层架构,并向市场广泛布道、培植生态。得益于黄晓庆在通讯领域的深耕,达闼科技旗下产品多和通讯相关,主要分为云端智能架构、云端智能设备以及云端机器人三大类。 “云端机器人就是人工智能的实体化。”黄晓庆对《中国企业家》说,“现在中央号召新基建,所以我们提出,新基建中最重要的,就是落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等技术设施,最终实现对云端机器人技术的支持。” 除了对云端大脑的技术支持,黄晓庆还认为,5G技术可以让机器人变得更安全。比如,“区块链技术可以用来做机器人的认证,网络专网技术可以用来做机器人的神经网络,这些技术可以让机器人变得可管可控”。 一个事实是,达闼科技已将5G云端机器人列入研发、生产和销售计划中。此外,达闼科技已经加入由中国移动成立的5G联创中心,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其他行业领导者一同推动5G商业化落地。此次采访过程中,黄晓庆表示,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移动的合作。 “我们和中国移动是超级强关联的关系。没有移动通信网络,我的机器人没办法工作。而中国移动要投好几千亿搞5G,这个钱怎么赚回来?它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新业务。新业务里面最靠谱的就是云端机器人,因为24小时都得接移动通信网络,所以人们愿意给它付钱。” 由此,黄晓庆得出结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就是云端机器人。” “没有对手” “达闼”二字,源于《星际迷航》系列里面一款名叫“Data”机器人的谐音。“Data”聪明能干,忠诚可靠,幽默有趣且富有情感,是达闼科技理想中智能机器人的写照。一个现实背景是,随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各大企业开始争相涉足服务机器人的研发。 但黄晓庆并不害怕竞争。 “在云端机器人领域,目前我们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竞争对手。”黄晓庆对《中国企业家》说,“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我们有很多竞争者,但是他们的服务场景和方式跟我们不一样。” 黄晓庆的解释是:“云端机器人的服务本质是,瞄准移动通信时代的新型智能服务,这是移动通信服务的一部分。它不会用互联网的,而是会用一种独立的组网方式。互联网服务不能用来做机器人,因为它会有严重的安全问题。现在哪一个机器人公司这么干的?几乎没有。” 目前,达闼科技所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均为民用研发设计生产,为医院、学校、商场、物业等公共机构,提供零接触服务类机器人。黄晓庆说,“应对市场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要给客户带来价值,最核心的就是提高生产力。当然,你还可以给他带来安全、速度和效率。” 放眼全行业。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面对市场中不同维度的服务者,黄晓庆态度开放,“我们跟他们有可能是竞争对手,也有可能是合作伙伴”。 “我提出了一个机器人的‘黄氏定律’:一个服务型机器人在某些功能和能力上能够完全替代一个人的角色,而成本可以减半。”黄晓庆对《中国企业家》说。在他的概念中,部分取代一个人的工作是第一要求,经济性也需考虑,“相比一个人的成本,最好便宜一半”。 为了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达闼科技在创新方面倾力投入。公开信息显示,通过自主研发,达闼科技已经拥有5G、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机器人知识产权专利申请超过1700余件。 达闼科技正值快速成长期。2017年~2019年,达闼科技营收逐年增加。但其净利润一直亏损,现金流主要依靠“外部输血”。2019年1月~6月,公司营收为10.2亿元,同比增加346%;净利润亏损6.69亿元,同比亏损增加2.4亿元。 2019年7月,达闼科技向美国SEC递交了上市招股书。达闼科技在上市招股书中提到,现阶段以及未来几年内,公司可能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公司还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到研发和市场营销中。尤其在研发费用方面,2017年至2019年6月,公司研发费用总计为6.15亿元,占期间总费用的占比已近五成。 “聚焦中国” 与孙正义首次见面时,黄晓庆连正式的BP(商业计划书)都没准备,孙正义就毫不犹豫地给达闼科技投下了第一笔钱。其在2019年7月发布的上市招股书披露,软银持股比例达到34.6%,高于达闼科技创始人黄晓庆的17.4%。 让黄晓庆印象深刻的,还有公司在早期融资中与博将资本的接触过程。 黄晓庆跟《中国企业家》透露,A轮融资时,公司一直倾向接触熟悉的投资机构,但从未接触过的博将资本负责人接连三次找到他,这使黄晓庆大为感动,博将资本遂成为公司A轮乃至B轮的融资方之一。“过去我认为,中国的风险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风险,但博将资本是真正的风险投资家。” 公司与投资人之间是否有业绩对赌等潜在风险?“早期我们从不接受任何方面的附加条件,投资者也没有强迫要求我们接受过。”黄晓庆希望外界对公司给予足够耐心,“孙正义当年投了阿里巴巴,他足足等了14年。” 商业化是黄晓庆商业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但直到2018年,达闼科技才真正开始进行端到端的云端机器人商业化。“去年应该是我们很大的发展年,但由于上市不利、疫情暴发(计划有所耽搁)。”他预计,未来3年内,达闼科技的客群目标都会聚焦在to G(政府)和to B或者to B to C。3年之后,技术能够走向to C时,才会有规模化的目标。 那么,在黄晓庆如今的规划中,达闼科技新的商业计划是什么? “聚焦中国,以中国为基地向全球发展。”近期,达闼科技撤回美国总部并搬至中国上海,这亦是公司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最近他频频奔走于政府部门、产业链合作伙伴之间,沟通寻找合适机会。“政府在新基建方面对AI、5G的支持,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帮助很大。” 中美贸易摩擦仍处于胶着状态、疫情这只“黑天鹅”以及自身经营压力叠加影响,尽管达闼科技身处多重漩涡中,但黄晓庆表现乐观。正如疫情让他发现,云端机器人产业在无接触经济中的发展机会一样,他还在不断寻找新的生意结合点。“我肯定要死扛,这就是我的天性,我是四川人,四川人天性就是胆大包天的。”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深圳佳士WS-400(W398)逆变直流氩弧焊机2014新款
光绘激光 服装激光切割机 小型激光切割机 绣标激光切割机 印标激光切割机 织唛标激光切割机 切割机价格厂家
电焊机
瑞凌氩弧焊机WS-250S家用小型氩弧焊机保证 瑞凌
北京时代气保焊机NB-350、NB-500 时代逆变
大量销售:JA2系列优质滚轮架减速机
50公斤数控焊接变位机,旋转工作台变位器,圆弧环峰焊接 数控变位机
兮尔D322耐磨焊条 冷冲模堆焊焊条 碳化钨高耐磨焊条 2.5 3.2 4.0 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