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工挖掘机械智能制造基地,正在生产的新型挖机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工程机械,2020年中国挖掘机产销量在全球占比70%。下线后的挖掘机要经过长时间调试,再装船运往南美。
现代化的大型工厂、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流水线,极大地提高了挖掘机的生产效率。一台挖掘机从第一块钢材进厂,到最后的整机组装完毕,只需要6天的时间。
“回归品质才能站在‘世界之巅’。”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说,中国制造开始摆脱“中低端”“廉价”的标签,向着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高附加值、大吨位发展,是徐工的制造强国梦。
高质量是支撑企业品牌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代表企业,徐工从组建之初就将质量视为延续企业生命的关键所在,然而徐工高质量发展的确立并非一路坦途。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取得自营出口权的徐工,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国际工程机械的舞台上绽放东方力量。很快,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徐工成功拿下了一个美国客户采购两台16吨轮式起重机的订单。这是徐工产品第一次进入发达国家高端市场,企业上下欢欣鼓舞,像“嫁女儿”一样举行了隆重的发车仪式。
经过50多天的海上颠簸,产品到达大洋彼岸时,大家惊呆了——由于海水、海风的侵蚀,汽车起重机的油漆严重剥落,甚至出现了漏油现象,美方人员坚称“这是二手货”,坚决要求退车。新车变成二手货的现实刺痛着徐工人的心,随即徐工上下展开了一场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大反思!
在回顾发展历程,曾经历的风雨坎坷让王民和徐工人深刻意识到必须靠“质量赢得尊严”。“产品的质量好不好,是一个员工素质、企业素质的体现。说大了,是一个民族素质的体现,也是整个国家形象的体现。”王民表示。
为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打出质量发展牌,抢占竞争制高点。比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还有巴西的“质量和生产力”以及印度的“印度制造计划”等,都彰显了质量在国家战略上的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徐工的质量发展阶段
1993年
形成“徐工徐工,助您成功”品牌口号,把企业与客户的共同成功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
1994年
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并于1995年在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1年
行业率先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奠定了经营质量管理的基础;
2012年
形成徐工特色的XPS持续变革系统;
2015年
提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三高一可”高质量发展理念;
2016年
提出“技术领先、用不毁”是对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的最高要求,经过总结提炼,形成徐工独特的质量管理模式—“徐工‘技术领先、用不毁’助您成功质量管理模式”,并在全公司推广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是创新和管理能力的体现,优秀的中国品牌,离不开过硬的中国品质,没有品质基础,品牌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徐工质量发展历程,正是王民带领徐工,刀刃向内、强制转型、建设世界一流品牌的例证。
高质量是企业技术革新的加速器
宁夏盐池正在建设一个有87台风机的风场,毛乌素沙漠的腹地风力强劲,风速瞬间就能达到七级。已经有20年风机安装经验工程师李占虎,驾驶着专门为风机吊装研制的徐工XCA1600全地面起重机,顺利将五节塔筒吊装。接下来,李占虎要将138吨的风机机舱吊至110米的高空进行拼接组装。然而,由于沙漠里凹凸不平,安装地点的水平线比预计的高出了一米,机舱无法在高空中与塔筒顺利连接。
而此时,远在1200公里外的徐州,5G网络已经将这台起重机的现场运行数据回传到徐州,徐工重型工程师李戈根据现场最新数据,迅速计算出当前臂架承受的复合承载,不到2分钟的时间,宁夏这台1600吨轮式起重机的臂架延伸高度数据就更新完毕,重新开始了吊装。
新一代信息化技术革命正加速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宁夏吊装的案例只是徐工数字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徐工清晰认识到发力智能制造、推进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未来取胜的关键,采取主动出击、高端布局工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打造具有徐工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
据了解,徐工的智能制造已经进入“智造4.0”阶段,智能应用扩大到产品全价值链环节中,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围绕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设备OEE、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对标国家标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水平,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从经济效益上智能化产品的附加值也比普通单一产品高达30%以上。
“这里被称为徐工的智能‘芯片’和创新‘中枢’,以客户需求和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每一项新技术、每一个新产品、零部件包括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结构件、材料及油品等,都要在这里进行一系列严苛试验,以确保产品最终的品质、舒适度及可靠性。”徐工机械信息化管理部付思敏说。
徐工作为中国制造的领军者,更是“颠覆者”。长期以来,徐工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既推动企业创新,更带动行业革新。近几年来,徐工以每年至少推出一项突破性技术的速度,为中国制造品质革命提供了生动诠释。
徐工强力推进“技术领先、用不毁”行动金标准落地工程,推动发起建立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三高一大”产品战略,技术创新领域喜获丰收:
截止到2021年6月底,徐工拥有国内有效授权专利8147件(其中发明专利1832件),拥有国际专利105件。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5项。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将标准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拥有技术话语权,徐工真正登上国际标准制定的舞台。
“创新发展、改革发展也是徐工的主旋律,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无止境,所以徐工也给自己定了许多的高于行业的企业标准,”王民表示,“在未来的‘十四五’和未来的国内国外相互促进双循环格局下,我们徐工在未来的亮点就是关键的、核心的零部件突破,将是徐工最大的亮点。”
高质量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7月20日上午,随着中远海运旗下“中远圣保罗”轮浑厚高亢的汽笛声响起,近千台徐工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等工程机械,从连云港港口扬帆起航,发往南美。
这是近5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单批次出口的最大订单,为中国制造海外崛起奏响一曲嘹亮的凯歌。全球疫情之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快速恢复,使得中国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被需要”更加凸显。
在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探索的质量之路绝非浅尝辄止、简单模仿就能实现的,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决心。
王民坦言,中国品牌“出海”,不求“一枝独秀”,而是要普惠共赢。徐工国际化之路,要想翻身,必须先在产品的品质上先翻身,要想有尊严,必须在产品上先有尊严,通过几十年打造,走到今天无论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我们都大踏步、大幅度地走了出去,满足全球高端客户需求,这是我们多少年努力的结果。
“走到了一个智能制造时代,使得我们整个的产品从设计开始,到工艺制造,到产品制造,一直到最后的服务,都始终关注质量”王民表示。
2007年,徐工就开始对工程机械进行远程数据采集,实现设备远程诊断;2016年,徐工发布国内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主动精准服务,提高产品可用率,确保产品发挥最大价值。目前,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已经连接超过30多万台徐工高价值的设备,真正做到了全球服务的“零距离”。启动实施了徐工全球数字化备件服务信息系统(X-GSS)项目,将实现产品故障的自诊断、维修工单的自派生、维修过程的自可视,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服务能力”。
目前,在国内,徐工建有400呼叫中心等无缝集成信息化服务平台,近3500个服务网点服务于客户身旁,90%以上的地区服务半径在100公里以内;在海外,10大客户服务呼叫中心、40个海外办事处、140余个海外备件中心、2000余个服务终端,服务辐射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实现对客户7*24小时的贴心服务。
经过30多年的探路和布局,徐工终于实现了自主品牌工程机械大规模走出去的梦想,从排不进全球行业前30位到2021年成为第3位,在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的方阵中,终于出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可调式焊接滚轮架
耐磨焊条 亿琼D256碳化钨耐磨焊条 高锰钢合金堆焊焊条
D667耐磨焊条 堆焊焊条
装修逆变汽车维修\\家用焊机
焊接机器人 进口焊接机器人 优质供应商
中运汽车座套激光切割机,厂家直销汽车座套激光切割机,汽车座套激光切割机价格
OTCFD-V6L自动焊接机器人
LHC-33 泰州海光船用空压机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