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机器人泡的咖啡,再和球类机器人练会儿乒乓球、与棋类机器人来盘围棋大战……走进钱塘区的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记者体验了一把与机器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在这里,应接不暇的应用场景,让人近距离感受到了“智能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的魅力。 而该创新中心的创始人和操盘手李正刚,长期身处科技战线的最前沿,尽其所长助力杭州发展,已成为钱塘区科技工作者群体的一个缩影。前不久,他刚刚入选了2022年杭州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 李正刚,浙江钱塘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杭州新松公司董事长。深耕工业机器人产业35载,是中国机器人走向产业化的第一批实践者,也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承前启后”者。 “回杭州,是正确的选择” 1987年,他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沈阳第三机床厂当了五年的设计员。1992 年,他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团队,参与研究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他又只身从沈阳来到上海,创建了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一干就是八九年,把上海新松打造成了当时华东片区最大的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装备供应商。2011年,他又开始承担新松“南方总部”——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建设。 “没想到,大江南北兜了一圈,又回到杭州了!”李正刚笑着说,“杭州是我最初的求学之地,我对这里心心念念,从内心上,确实是‘回’到了杭州。” 李正刚告诉记者,事实上,来杭州之前,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扩大上海公司,另一个则是来杭州全新打造“南方总部”。“经过对生产要素、交通、政策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考量,我们最终一致认为,来杭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转眼十余年,如今的杭州新松,已经为长三角数百家企业提供了“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等服务。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电梯、厨电、电力、化纤、安防等十多个行业,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检测线、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有效帮助传统企业增产增效。 “根据浙江的产业结构,我们做了更具针对性的研发。比如我们的客户就大量来自杭州电梯行业、临海户外休闲行业、嘉善木门行业、宁波家电行业……”李正刚介绍,其中西奥电梯“电梯智能工厂试点示范”等多个项目还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这些年的发展,印证了当初选择杭州是正确的。”他感慨。 创建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 如今,杭州新松具有机器人系列产品和数字化制造两大完善产业体系,研制的智能装备产品已成功出口到美国、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TRW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智能装备供应商。公司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2016年,李正刚被评为“杭州市首届突出贡献引进人才”。确实,2011年来杭发展后,李正刚主持、参加了中央和省市多项重点项目研发,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受理及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相关机器人项目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从浙大毕业时,那会儿的杭州城市规模很小。但再次回到杭州工作时,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么多年来的闯南走北,李正刚坦言,杭州早已成为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不管从自然、人文环境,还是从个人情感、事业发展,杭州都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亲切感、归属感、满足感。” 2020年,为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李正刚联合浙江大学及省内机器人产业链的优势企业,共同发起创建了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全力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难题。 截至目前,中心已有新能源整车机器人焊装生产线、全成型针织机器人、基于数字化的针织柔性供应链云平台、面向垃圾发电厂的智能物联网垃圾储库系统、柔性工作岛式智能制造教学平台、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实训平台、咖啡机器人系统等产品及项目落地。 机器人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器人在汽车行业内运用得最早,应用场景也是最多的。”面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迅猛的发展势头,2021年李正刚带领创新中心研发团队进入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的机器人系统开发。如今,不仅与宁德时代、三花控股、吉利汽车、零跑汽车等新能源相关车企有着紧密深度合作,还为一汽红旗的首款新能源电动车提供了4 + N车型共线混流生产的机器人全自动焊装生产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李正刚对记者直言,他计划将把更多精力投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持续聚焦“前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杭州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社会效益。 眼下,新能源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液冷板制造所需的激光焊接工艺,是全球性难题和研发方向。在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后,李正刚如今正带领团队一头扎进这项技术的研发中……磨豆、压粉、萃取、打奶泡、拉花成型,最后清洗粉碗、奶缸……只见两只机器手臂熟练地操作配合,短短一分多钟后,一杯香气四溢的拿铁咖啡就递到了记者面前。
喝完机器人泡的咖啡,再和球类机器人练会儿乒乓球、与棋类机器人来盘围棋大战……走进钱塘区的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记者体验了一把与机器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在这里,应接不暇的应用场景,让人近距离感受到了“智能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的魅力。 而该创新中心的创始人和操盘手李正刚,长期身处科技战线的最前沿,尽其所长助力杭州发展,已成为钱塘区科技工作者群体的一个缩影。前不久,他刚刚入选了2022年杭州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 李正刚,浙江钱塘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杭州新松公司董事长。深耕工业机器人产业35载,是中国机器人走向产业化的第一批实践者,也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承前启后”者。 “回杭州,是正确的选择” 1987年,他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沈阳第三机床厂当了五年的设计员。1992 年,他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团队,参与研究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他又只身从沈阳来到上海,创建了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一干就是八九年,把上海新松打造成了当时华东片区最大的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装备供应商。2011年,他又开始承担新松“南方总部”——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建设。 “没想到,大江南北兜了一圈,又回到杭州了!”李正刚笑着说,“杭州是我最初的求学之地,我对这里心心念念,从内心上,确实是‘回’到了杭州。” 李正刚告诉记者,事实上,来杭州之前,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扩大上海公司,另一个则是来杭州全新打造“南方总部”。“经过对生产要素、交通、政策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考量,我们最终一致认为,来杭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转眼十余年,如今的杭州新松,已经为长三角数百家企业提供了“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等服务。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电梯、厨电、电力、化纤、安防等十多个行业,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检测线、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有效帮助传统企业增产增效。 “根据浙江的产业结构,我们做了更具针对性的研发。比如我们的客户就大量来自杭州电梯行业、临海户外休闲行业、嘉善木门行业、宁波家电行业……”李正刚介绍,其中西奥电梯“电梯智能工厂试点示范”等多个项目还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这些年的发展,印证了当初选择杭州是正确的。”他感慨。 创建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 如今,杭州新松具有机器人系列产品和数字化制造两大完善产业体系,研制的智能装备产品已成功出口到美国、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TRW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智能装备供应商。公司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2016年,李正刚被评为“杭州市首届突出贡献引进人才”。确实,2011年来杭发展后,李正刚主持、参加了中央和省市多项重点项目研发,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受理及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相关机器人项目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从浙大毕业时,那会儿的杭州城市规模很小。但再次回到杭州工作时,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么多年来的闯南走北,李正刚坦言,杭州早已成为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不管从自然、人文环境,还是从个人情感、事业发展,杭州都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亲切感、归属感、满足感。” 2020年,为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李正刚联合浙江大学及省内机器人产业链的优势企业,共同发起创建了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全力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难题。 截至目前,中心已有新能源整车机器人焊装生产线、全成型针织机器人、基于数字化的针织柔性供应链云平台、面向垃圾发电厂的智能物联网垃圾储库系统、柔性工作岛式智能制造教学平台、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实训平台、咖啡机器人系统等产品及项目落地。 机器人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器人在汽车行业内运用得最早,应用场景也是最多的。”面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迅猛的发展势头,2021年李正刚带领创新中心研发团队进入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的机器人系统开发。如今,不仅与宁德时代、三花控股、吉利汽车、零跑汽车等新能源相关车企有着紧密深度合作,还为一汽红旗的首款新能源电动车提供了4 + N车型共线混流生产的机器人全自动焊装生产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李正刚对记者直言,他计划将把更多精力投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持续聚焦“前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杭州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社会效益。 眼下,新能源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液冷板制造所需的激光焊接工艺,是全球性难题和研发方向。在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后,李正刚如今正带领团队一头扎进这项技术的研发中……
喝完机器人泡的咖啡,再和球类机器人练会儿乒乓球、与棋类机器人来盘围棋大战……走进钱塘区的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记者体验了一把与机器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在这里,应接不暇的应用场景,让人近距离感受到了“智能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的魅力。 而该创新中心的创始人和操盘手李正刚,长期身处科技战线的最前沿,尽其所长助力杭州发展,已成为钱塘区科技工作者群体的一个缩影。前不久,他刚刚入选了2022年杭州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 李正刚,浙江钱塘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杭州新松公司董事长。深耕工业机器人产业35载,是中国机器人走向产业化的第一批实践者,也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承前启后”者。 “回杭州,是正确的选择” 1987年,他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沈阳第三机床厂当了五年的设计员。1992 年,他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团队,参与研究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他又只身从沈阳来到上海,创建了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一干就是八九年,把上海新松打造成了当时华东片区最大的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装备供应商。2011年,他又开始承担新松“南方总部”——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建设。 “没想到,大江南北兜了一圈,又回到杭州了!”李正刚笑着说,“杭州是我最初的求学之地,我对这里心心念念,从内心上,确实是‘回’到了杭州。” 李正刚告诉记者,事实上,来杭州之前,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扩大上海公司,另一个则是来杭州全新打造“南方总部”。“经过对生产要素、交通、政策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考量,我们最终一致认为,来杭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转眼十余年,如今的杭州新松,已经为长三角数百家企业提供了“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等服务。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电梯、厨电、电力、化纤、安防等十多个行业,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检测线、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有效帮助传统企业增产增效。 “根据浙江的产业结构,我们做了更具针对性的研发。比如我们的客户就大量来自杭州电梯行业、临海户外休闲行业、嘉善木门行业、宁波家电行业……”李正刚介绍,其中西奥电梯“电梯智能工厂试点示范”等多个项目还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这些年的发展,印证了当初选择杭州是正确的。”他感慨。 创建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 如今,杭州新松具有机器人系列产品和数字化制造两大完善产业体系,研制的智能装备产品已成功出口到美国、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TRW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智能装备供应商。公司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2016年,李正刚被评为“杭州市首届突出贡献引进人才”。确实,2011年来杭发展后,李正刚主持、参加了中央和省市多项重点项目研发,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受理及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相关机器人项目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从浙大毕业时,那会儿的杭州城市规模很小。但再次回到杭州工作时,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么多年来的闯南走北,李正刚坦言,杭州早已成为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不管从自然、人文环境,还是从个人情感、事业发展,杭州都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亲切感、归属感、满足感。” 2020年,为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李正刚联合浙江大学及省内机器人产业链的优势企业,共同发起创建了中国(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全力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难题。 截至目前,中心已有新能源整车机器人焊装生产线、全成型针织机器人、基于数字化的针织柔性供应链云平台、面向垃圾发电厂的智能物联网垃圾储库系统、柔性工作岛式智能制造教学平台、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实训平台、咖啡机器人系统等产品及项目落地。 机器人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器人在汽车行业内运用得最早,应用场景也是最多的。”面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迅猛的发展势头,2021年李正刚带领创新中心研发团队进入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的机器人系统开发。如今,不仅与宁德时代、三花控股、吉利汽车、零跑汽车等新能源相关车企有着紧密深度合作,还为一汽红旗的首款新能源电动车提供了4 + N车型共线混流生产的机器人全自动焊装生产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李正刚对记者直言,他计划将把更多精力投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持续聚焦“前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杭州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社会效益。 眼下,新能源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液冷板制造所需的激光焊接工艺,是全球性难题和研发方向。在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后,李正刚如今正带领团队一头扎进这项技术的研发中……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金兴 机器人焊接 机器人焊接厂家 机器人自动焊接 全自动焊接机器人 机器人焊接设备 焊接机械手直销
博山水泵经常发生哪些故障?厂家来帮您解答
OTC FD-B4 二手工业机器人 自动焊接机器人
焊接变位机 C型两轴变位机
爱阁宝HGZ-100 滚轮架生产厂家 焊接辅机设备
供应HB型全位置焊接变位机
MPF系列双抢自动焊国货之光
劳佰得平网焊接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