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机器人+”,风又起?

“机器人+”,风又起?

2023-02-22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77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业内观点指出,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引导,或是机器人公司受到关注的原因,1月19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

  业内观点指出,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引导,或是机器人公司受到关注的原因,1月19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传统家电企业也开始在机器人领域寻觅新的增长曲线,2021年4月,美的宣布投资8亿元建设库卡科技园二期项目,进一步扩大库卡机器人产能,今年1月,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再次提到:“在稳固核心业务的同时,启动第二引擎,发力机器人与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构建第二曲线,驱动增长。”

 

  业内专家指出,机器人领域的高速成长已是不可逆的趋势,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早在“十三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发展已被提上日程,“十四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已经逐步从“提量”向“提质”转型。

 

  对于目前国内市场格局,卢瀚宸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产业化阶段,产品形态持续丰富,技术进步明显,同时机器人的下游应用渗透率持续提升,机器人已经在汽车、3C、新能源、金属机械、化工塑料、食品饮料等行业实现大批量应用,同时可以预见的是,机器人的需求确定性正在加强,下游用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明显。

 

  需求端破局

 

  实际上“机器人+”的概念较为宽泛,从居民日常熟悉的清洁家电、无人机,到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核心部件都被包含其中,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选择细分赛道并把握产业周期成为关键。

 

  产业观察家许意强认为,目前国内市场机器人概念企业繁多,但大致可以从产业链上分为三类,上游零部件厂商主要提供芯片、传感器、控制器、导航设备等,中游企业主要提供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其关键技术集中于机器人感知、学习、交互、决策等智能化层面问题,下游就是售卖机器人整机的企业,面向物流、餐饮、医疗看护、家庭清洁等不同客户群。

 

  专家强调,除了关键技术这个需要长期攻关的问题外,需求端旺盛与否,仍是影响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诚如专家所言,目前一些机器人板块成分股并未在财务上交出满意答卷,需求下滑成为了通病。

 

  例如新时达预计2022年亏损约8.3亿-11.08亿元,对于亏损原因,新时达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受客观因素影响,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收缩、预期减弱,3C行业整体下滑,公司运动控制产品受到影响,收入大幅下滑导致公司利润下滑。与此同时,该公司产品电梯控制系统所属的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欠佳,电梯业务板块遭遇一定挫折。

 

  申昊科技尽管预告盈利,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3.34%-87.23%,对于下滑原因,该公司称,除了成本投入增加之外,“2022年下游电网客户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基建类一次设备,二次巡检设备需求有所放缓。基于以上因素,公司营业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

 

  至于如何针对需求端破局,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无论是面向B端还是C端,机器人产品无可避免地受到下游需求影响,不过机器人核心技术有着共同性,例如感知、操作、运动系统等,在这些方面掌握前沿技术,构筑起“护城河”的企业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因为基于底层技术,这些公司能够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新产品。

 

  不过专家也提醒称,作为新兴领域的机器人产业,仍离不开高额的成本投入,短期内利润恐不可观。此外,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条线也是机器人企业必由之路,这也令企业毛利率难以稳定。入局机器人赛道,公司成长性比短期财务指标更值得关注。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深度|聚焦4000亿蓝海,人工智能如何走深向实?
阅读下文 >> Getty Images在美国起诉人工智能插图生成器Stable Diffusion侵犯版权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810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