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行业政策环境:《中国制造2025》明确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各省市积极出台指导意见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并提出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第二步,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产业发展,各省市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政策与意见:

1.2 行业经济环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智能制造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持续加大对经济健康发展的调控力度,同时货币政策也逐渐从宽松转向稳健。在外需持续不振,内需趋于平稳,而投资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条件下,我国GDP增速逐渐趋于稳定。自去年以来,世界经济都有所放缓,我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6.3%,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
智能制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受宏观经济影响智能制造产值增速开始放缓,但仍以较快增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 行业社会环境:经济转型、产业转移等多维环境因素提出对智能制造的迫切需求
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提高效率、鼓励技术创新是必然的选择,智能制造是传统工业的必经之路。
制造业产业转移: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已经拉开了序幕,受人力成本制约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能逐渐向东南亚、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转移。
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去10年间,我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以每年接近11.71%的复合增长率逐年上涨,机械设备的应用为企业节省大量人力成本,且提高生产效率。
两化融合快速推进:国内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融合(中国版的“工业4.0”)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进入快车道,制造业的机械化水平将持续提升。

1.4 行业技术环境:我国掌握行业技术专利数量不断增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自2010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2017年工业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达到最大值为7595件,为历年来的最大值。2018年工业机器人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为6436件,较上年有所回落。

从我国工业机器人专利分布领域来看,B25J的申请数量最多,其累计申请数量达到9863个,占总量的比重达到48.13%;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工业机器人热门技术前10位详见下表:

2010年以来我国物联网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2017年物联网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达到最大值为11788件,为历年来的最大值。2018年的物联网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为11130件。


2.1 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以阿里云的智能工厂为例,通过物联网、智能化设备及云端等构建智能工厂,如下图:
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走在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前端,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2.2 全球智能制造行业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智能制造装备涉及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主要行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约为20%。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2018年,全球智能制造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年产值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

2.3 全球智能装备市场份额主要分布在中、韩、日、美、德等国
国际工业机器人市场于2010年开始恢复性增长,自1998年以来,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达9%。金融危机影响后,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8.4万台,比上一年增加1%,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已经连续六年增长。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3年以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正在以年均12.1%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销售额总计约占全球销量的3/4。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约为168.2亿美元,亚洲成为最大的销售市场。


2.4 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规模巨大
智能制造跨国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及日本工业化发达国家中,且产业集中度高企。在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方面,我国的苏州以高达6653个智造企业数量稳居全球第一;悉尼与墨尔本以6544个和6500个企业数量分列其后。

结合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保守估计到2024年全球智能制造的产值将接近1.7万亿美元。


2.5 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跨国公司持续加大智能制造投入
互联网企业开始投资实体经济,充分发挥自身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如谷歌公司陆续收购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智能家居公司Nest以及8家与机器人有关的公司。
?传统制造企业适应环境变化也大力投资智能制造实现改造升级。如士康启动实施了"百万机器人"计划,规划提出在未来3年内由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取代7成左右的人力劳动。
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被广泛应用
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环境的变化,从而减少对人的依赖。未来的无人工厂能够根据订单要求自动规划生产流程和工艺,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生产。
智能制造将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装备的智能制造具有更快和更准确的感知、反馈和分析决策能力,更加能够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销量,进行柔性化的产品生产,使个性化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
智能制造促进全球供应链管理创新
智能制造将人机互动、智能物流管理、3D 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使得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配置和优化资源。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催生虚拟产业集群,促使全球供应链管理向网络化和虚拟化转变。
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智能制造贯穿产品制造的全过程,消费者不仅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定制产品,还可以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参与其中,监督和指挥加工制造、销售物流环节,实现随时参与和决策自由配置各个功能组件。智能制造生产商不仅提供产品或“产品+附加服务”,而且提供一揽子的“产品服务包”,角色由产品提供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长沙 ABB 进口焊接机器人 IRB 140TW 打磨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供应烽火NB-250L气保焊机
供应越达KTZ-40滚轮架 耐磨耐用厂家直销
全自动焊接机器人 来电咨询
PP焊条 PP阻燃焊条 PP塑料焊条 PP焊丝 PP双股焊条 PP圆焊条 PP三角焊条
达盟德1 滚轮架
TO300A300A柴油发电焊机,发电带电焊机
供应辉腾20吨可调式焊接滚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