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炼油行业在资本和市场逐步开放的环境下迅猛发展,央企、国企、民营和合资炼厂的炼制规模不断扩大,加工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启了“十四五”由大向强迈进的新征程。下一个5年,炼油资源向下游转型将会加快,化工产业板块的竞争压力也将加大。
传统炼厂如何应对三大挑战
据统计,炼化行业在前几年的国家鼓励扶持和企业的自身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新企业、新炼厂、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预计2020年全国炼油能力超8亿吨/年,过剩产能大约在1.9亿吨/年,成品油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令人担忧的是,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一些地方仍有发展炼化业务的冲动。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沿海省市中仅浙江舟山就计划新增炼油能力4000万吨、PX项目950万吨,到2020年浙江炼油能力可能达到年8000万吨以上。福建、辽宁等地也在新建或计划新建大型炼油及PX项目。山东省现有炼油能力已远远超过本地需求,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仍在扩大产能……这些省份炼油总能力将成倍超过当地实际需求。“炼油行业的产能过剩,实际比钢铁行业还要严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说。
“传统燃料型炼厂以生产汽油、煤油和柴油等燃料为主,副产约10%以石油焦为主的低附加值产品,所产燃料不仅需要满足国VI标准,还面临国内炼油能力过剩、替代能源迅速发展、高硫石油焦产品受限三大挑战。”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明丰说。
一是随着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过剩加剧,为消化国内过剩油品,我国成品油出口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出口量达6685万吨,比上年增长14%,成品油出口比例达到18%,出现石油大进大出局面。2020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品油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二是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5.057亿吨,对外依存度达72%,持续攀升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严峻威胁。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化退潮将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为了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减缓环境污染状况,我国大力发展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替代能源,并鼓励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制定了多项新能源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未来十年保有量将快速上升,2030年达到4875.7万辆。与此同时,全球各国相继推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挪威、德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在2025~2050年停止燃油车的销售,我国也可能在2050年以前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对炼油行业带来的冲击将越来越强。
三是近两年,有关燃烧石油焦是PM2.5成因的报道让石油焦问题越来越受到环保部门的重视,国家环保法规对石油焦严格限制。目前石油焦硫含量要求小于3%,硫含量大于3%的高硫石油焦将无法出厂。2016年12月6日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限制燃烧石油焦发电项目规划建设的通知》中第4条规定:“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禁止审批建设自备燃石油焦火电(含热电)项目”。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多地政府已经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区内禁止燃用石油焦,石油焦作为普通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的燃料用途受限。在巨大的环保压力下,新建项目不允许使用石油焦,高硫石油焦面临从出厂到燃用的全面受限。随着国内环保要求日益加强及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对高硫石油焦的消费量将逐步减少。高硫石油焦的出路必将成为制约炼厂发展的难题。
积极探索未来炼厂转型之路
业界专家表示,全球炼化企业都视一体化为未来发展方向。那么,什么是一体化?国内企业的理解是这样的:石油炼化行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简单地说,就是从原油到产品一条龙,装置规模越大越好,产品越多越细越好。
但在炼化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传统的一体化目前已不适应现代要求。
专家表示,一些新建民营化工型炼厂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生产出来的PX有足够的PTA下游承接,而普通的燃料型炼厂即便是深度地向化工型炼厂转变,由于基础化工原料没有向下游化工产品延伸,也难以合理利用或销售。
“说到底,燃料型炼厂转向多产化工原料,要充分研判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方向。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宜化则化,并考虑是否具有向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的优势。”周油列国工作室专家表示。
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专家表示,“炼化一体化呈现多方式、技术纵深发展新动向,传统一体化转向高附加值新型一体化。”在交通燃料需求放缓,石化行业发展空间较大的背景下,炼化企业从以生产成品油为主、大宗石化原料为辅的传统一体化,转向多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延伸石化产业链的新型一体化。“新型炼化一体化已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盈利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
业界专家表示,一体化模式正在由单一向多方式转变。随着芳烃需求的增加,以及炼厂自身对氢气、热电一体的需求,一体化模式由炼油乙烯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出来了炼油芳烃一体化、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炼油发电蒸汽一体化等多种一体化模式。4000万吨/年的浙江石化是典型的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模式,其乙烯产能280万吨/年,芳烃产能高达1040万吨/年。福建炼化采用新技术建成了我国首套供氢、供汽和发电的多联产IGCC装置。技术进步推动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从原油直接生产烯烃和芳烃等化学品,已经成为市场新的趋势。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昉介绍,碳减排压力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全球石油需求前景黯淡,一些炼油商希望通过增加石化品产量来冲破黯淡前景,炼油向化工转型的趋势更加明显。
祝昉表示,国外早就是这种趋势,比如埃克森美孚大力发展下游,拓展炼化一体化。一般来说,原料端的利润是低的,越接近市场终端利润会越高。而且化工产品没有明显的消费峰值,需求与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密切联系,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未来10年,塑料行业将成为全球石油需求的主流,而在过去10年中,运输燃料才是全球石油需求的主流。
在中国,炼油向化工转型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最近及未来几年一大批炼化一体化项目或将建成投产。外资着重在华布局建设高附加值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例如,由中国和科威特合资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央企民企同样看重炼化一体化,例如,中石油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建成,正式跨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浙石化年产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启动。
变局前所未有。炼化企业必须积极识变,创新应变,转型求变,在产业升级中培育先机,在拥抱市场中开创新局。2020年3月,“三桶油”自建口罩生产线,打通“聚丙烯专用料—熔喷料—熔喷布—口罩”全产业链,从初级原料生产商跨界升级为贴近终端市场的成品供应商。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加速终端产品研发、生产,延伸炼化产品产业链或成炼化企业转型新途径。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战略与信息研究室副主任王红秋表示,这次成功研发熔喷料表明,研发人员应将研究内容沿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差异化发展,不断开发高端聚烯烃产品的新用途,贴近市场,这将有利于炼化业务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拥抱终端提高价值链增值能力
我国是世界第二炼油大国,但炼油行业整体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基础原料加工低端层次,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价值链上的增值能力较弱。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全行业应当重点盘整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本质安全、园区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和突出问题。”随着“十四五”开局的到来,炼化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大变局时代,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效益势在必行。
以恒力、荣盛、桐昆、盛虹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借助政策东风,进军上游炼化。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埃克森美孚、巴斯夫、SABIC等国际石化巨头抢滩石化市场。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中化等主营炼厂也在加速炼化转型升级布局。以山东地炼为代表的传统民营炼化加快布局产业整合、转型升级。
业界专家指出,我国炼油能力是结构性过剩,表现为低端产能过剩,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产能并未过剩。我国各炼厂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装置水平不平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炼厂很少,这部分先进产能并不过剩。相反,装置规模小、工艺水平相对落后、加工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技术经济指标落后的炼厂不少,明显过剩。另一方面,我国炼厂生产高清洁、高附加值油品的能力不平衡。不少炼厂限于资金、技术水平、工艺装置水平,至今仍较难生产高质量标准油品。同时,不少炼厂各方面指标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小炼油企业在资源利用效率、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与先进水平差距则更为明显。以炼油综合能耗为例,中石化的青岛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上海石化等已达40~50千克标准油/吨原油,接近世界和亚太先进水平,但国内不少炼厂仍处于近60~70千克标准油/吨原油,小炼厂的这一数据甚至高达80~90千克标准油/吨原油。因此,从布局、炼厂间指标、高端油品产能、一体化水平这四个方面的不平衡可以看出,我国炼油产能是结构性过剩,是低端产能的过剩,高端产能并不过剩。
所以,炼化企业要做强,能够很好地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就要在产品结构调整创新上下工夫。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市场需要的各种专用化工产品、化工材料,扩大抵御行业性风险的“缓冲地带”,增加产品可选择性空间,努力占领高端市场,将有限的原料转化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这样既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增加市场认可度,又可以有效避免低端市场产能过剩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生产通用产品要进一步采取节能手段,降低生产过程“三废”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并且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获利空间,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在市场中建立扎实稳固的“根据地”和忠实的客户群体,用绿色环保和质量优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金鼎石化科技咨询化工专家表示,炼油行业要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迎接产品需求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变所带来的挑战,重塑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和更加可持续的新发展。
未来炼油行业的生产重心需要从保障成品油需求和质量升级转向生产更清洁的交通运输能源和炼油特色产品,为市场急需的高端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等提供足量适宜的原料,并进一步延伸产品链以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形成与市场需求结构相匹配的产能。
“炼油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缩小产业链关键环节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并形成若干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全球领先的领域,提升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安全性。”业界专家表示。
“中国企业应该大胆拥抱终端市场,谁拥抱了终端,谁就掌握了利润源泉。”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铜管母线质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ND焊条焊丝09CrCuSb专用焊条.ND钢焊条
贴牌定制自调式滚轮架、可调式滚轮架 同行调货上佳选择
ABB IRB-2400 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
东森集团*东森小精灵 氩弧焊手工焊 WS200T 两用电焊机
接管机
瑞士ABB焊接机器人
华荣ZX7-160 逆变直流手工焊机 高效节能 家用便携式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