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中铁二院等为川藏铁路“未雨绸缪” 涨壳锚杆横空出世

中铁二院等为川藏铁路“未雨绸缪” 涨壳锚杆横空出世

2021-08-10 来源:中国焊接协会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779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东起四川成都市、西至西藏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由于路途遥远,气候恶劣,地质复杂,被称为“逆天工程”。image.png  为了多快好省地


  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东起四川成都市、西至西藏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由于路途遥远,气候恶劣,地质复杂,被称为“逆天工程”。

image.png

  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好这条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中铁二院等铁路科研、生产单位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未雨绸缪”,经过多年的探索,铁路建设材料——涨壳锚杆横空出世,为川藏铁路建设提前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image.png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交通强国”的图景振奋人心。其中,“世纪工程”川藏铁路建设将取得进一步发展。据介绍,国铁集团将川藏铁路建设列为“头号工程”,举全行业之力组织推进。去年2020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先期开工的色季拉山隧道、康定2号隧道等工程已形成了良好的试点示范效应。但是,由于规划设计所经过的铁路线,大部分地区处于三千多米的海拔落差,造就了八成的桥隧工程比例。

image.png

  在这些隧道工程建设中,由于地形复杂,岩层较为破碎,锚杆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器材。过去的传统建设用材锚杆,由于发明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二十多年来一直需要通过锚杆注浆,这样容易使锚杆中的空气形成局部压力,在锚杆、水泥浆和岩层之间形成空洞,水泥浆无法与岩层进行很好地粘连。同时,为了加强水泥浆与岩层的粘连,减轻空气形成的局部压力,往往采用塑料管排空和人工帮助注浆,由于隧道里严重缺氧、流沙岩层不稳定等,造成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带来了不必要的牺牲。

  鉴于多方面的考虑,由中铁二院牵头,率领专家团队等领导班子,联合富顺中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代表、技术总监李顺良、四川铁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等,组成研发团队,经过数十次探索与实践,终于在原传统锚杆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涨壳锚杆,解决了困扰多年来的技术难题。上述单位和专家们的艰辛付出,为川藏铁路(特别是隧道)建设提前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image.png

  据了解,中铁二院专家团队以及企业代表、李顺良等专家人士所发明的铁路涨壳锚杆,具有诸多传统锚杆无法达到的技术特点。据发明专家介绍,这种涨壳锚杆的发明,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风险,主要突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image.png

  第一,传统锚杆需要三人以上才能操作,首先将锚杆送入孔内三人以上顶着锚杆,另外的人进行注浆,时刻担心锚杆从孔内脱落。这种涨壳锚杆,一人即可把锚杆送入孔底拧动锚杆及螺母,并简单快速地将锚杆固定在钻孔孔内,并提供不小于9.5吨的拉拔力。

  第二,传统锚杆至少四人才难操作,涨壳锚杆一人就可以实现从打孔、装锚、注浆等操作过程,突破了传统锚杆无法解决的安全风险及人力成本的重大难题。

image.png

  第三,这种涨壳锚杆还优化了注浆方式及工艺。传统锚杆注浆从锚杆孔内注浆,排气排浆一条管,注浆浆液及锚杆孔周围的岩屑极易堵死排气排浆孔,造成排气不畅,注浆压力升高,浆液难以进入孔内,导致孔内锚杆与岩层无法连接为一体,无法实现注浆,即无法到达设计要求的全长粘结。涨壳锚杆改变传统系列锚杆注浆方式,从中空锚杆外部注浆,浆液自下而上,从锚头顶部的溢浆口进入中空锚杆体内,然后漫流回浆至锚杆端头,灌浆饱满且注浆压力低,真正实现了全长粘结型锚杆的设计初衷,突破了传统锚杆无法解决的重大难题。

  总之,这种涨壳锚杆对隧道建设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来说,无疑是一大技术性突破,值得可喜可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2021年中国激光产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
阅读下文 >> 保变电气承制首台晋中1000千伏扩建工程变压器启运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025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1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