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孕育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可以预测中长期发展潜力深远!2020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有望恢复温和增长,IFR 预计 2019-2021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 额 CAGR 为 1.85%。IFR 预计 2019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同比下滑 0.24%,2020 年 及 2021 年有望恢复低速增长,增速分别为 11.64%和 10.64%。
![]()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自 2019 年 10 月起同比转正。IFR 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工业 机器人销量为 13.5 万台/-1.4%,大幅低于 IFR 2018 年 10 月的预期(同比增长 15~20%)。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自 2018 年 9 月起经历长达 13 个月的负增长,2019 年 10 月,国内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增速回正,同比增长 2%,2019 年全年共计生产工业 机器人 18.7 万台/-6.1%。
![]()
庞大的制造业体量孕育广阔需求,2013 年以来中国始终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IFR 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 36%,超过北美、日本、韩国占比之 和,中长期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
新兴产业有望提振工业机器人需求复苏。汽车、3C、家电、金属加工、塑料加工与食品 烟草饮料行业是我国最早应用工业机器人的传统领域,2018 年占工业机器人分行业销量 的 75%以上,其中汽车与 3C 家电行业 2016-2018 年占比均超过半数,是机器人产业核心 收入来源。近年来仓储物流、半导体、光伏、锂电等新兴行业自动化趋势加速,应用占比 从 2016 年的 17%增长至 2018 年的 22%,2020 年新兴行业机器人应用占比有望继续扩 大,应用领域的多元化拓展与产品技术的升级或为行业创造新机遇。
![]()
2020 年汽车销量有望企稳。中汽协数据显示,2016-18 年国内汽车的年产量及销量均在 2,800-2,900 万辆的水平,但产销量同比增速大幅下滑,2018 年进入衰退区间。汽车产业 景气度低迷导致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累计同比增速保持低位徘徊。2019 年 12 月汽车产量 268.3 万辆/+8.1%,连续两个月同比出现正增长,销量 265.8 万辆/-0.1%, 相较于 11 月同比收窄 3.5 pp,或预示汽车市场景气度处于同比改善阶段。据华泰研究所 汽车研究团队 2019 年 11 月 25 日发布的 2020 年年度策略《拥抱强者,稳中求进》预计,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2020 年汽车销量有望企稳,预计 2020 年汽车销量为 2593 万台/同比 +0%。
![]()
电子相关产业投资增速触底反弹,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回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自 2015Q3 进入下行区间,据 IDC 数据显示,自 2015Q3 始,出货量季度同比增速由 20% 以上逐步降至 10%以下,2017Q4 以来同比持续下滑。受 5G 技术驱动,2019Q3 单季度 出货量增速自 2017Q4 以来首次回正。
![]()
5G 商用有望提振智能手机出货量。由 5G 技术驱动的换机潮需要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 2019Q2-4 相关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升,固定/民间投资额累计增速为 16.8%/33.4%。据中国通信院数据,2019 年 12 月我国手机总体出货量 3044.4 万部,其中 5G 手机 541.4 万部,渗透率达到 18%,超过 Counterpoint 2020 年全年 5G 手机渗透率 15%的预测。
![]()
工业机器人:从“机器换人”到“智能制造”,需求拐点渐近。 2020 年有望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新一轮需求增长的起点,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是中国智能制造升级的长期驱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国内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劳动力供给拐点已经出现,人口 红利逐步消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自 2011 年开始 下降,15-64 岁人口绝对数量也自 2014 年进入下降阶段,2018 年 15-64 岁人口较 2013 年峰值累计减少约 1200 万人。这种人口转变趋势在劳动力市场上反映为劳动力短缺、企 业招工难、招工贵等现象。
![]()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催生了“机器换人”需求。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逐渐减少,国内制造 业(规模以上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也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8 年中国国内制 造业(规模以上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万元, 2013~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8.5%, 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直接影响了制造业企业的健康发 展和利润水平,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人力成本日益增加,以自动化设备 代替人工的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进入了快速崛起。另一方面,自 2012 年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均价总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人力成本上升叠加机器人成 本下降,“机器换人”的经济性也逐渐凸显。
![]()
长期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等问题依然严峻,人口结构的变化或 将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升级的长期驱动因素。据联合国人口司预计,2020~2050 年中国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人口比重仍将会持续下降,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及占 比则将不断攀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年轻一代观念意识的转变,劳动 力市场成本逐渐攀升或将成为难以避免的大趋势,制造业利用廉价劳动力竞争的模式亟待 改变。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 2020~2050 年机器替代人工或将成为确定性较高的长期发 展趋势,国内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
伴随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的影响由 “机器换人”变为“智能制造” “机器换人”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对企业的积极影响显著。纵观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自动化设备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段,其与工业制造技术相结合,在传统装备制造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人工相比,自动化制造设备具有工作效 率高,制造精度高等特点,随着企业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智能制造设备在帮助企业优化 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帮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利润。我们认为未来工业机器人将不再是孤立的存在,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趋势方向是自动化、 标准化、集成化和信息化,依托工业机器人等核心装备而形成的完整智能工厂将包括:智能仓储系统、智能搬运系统、智能机械设备、智能感知网络和信息整合平台等。
主要的变化有三方面:
1)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不断升级迭代,新技术方向为智能制造通过传感、机器视觉等系 统的应用,形成大数据的采集、反应和对未来的预测,在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产品的设计 和制造、产品的质量和管理体系三方面形成有效闭环。
2)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领先全球,大量终端消费需求已经或即将被互联网化,这种趋势 下就会倒推企业加快制造端的互联网化和智能化改造,互联网化的改造也是近年来智能制 造行业技术改进的重要方向。
3)在此基础上,领先的业内企业正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实现生产乃至整条供应链的数 字化,构建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全球焊接网(www.robot-china.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21-39553798-8007更多>相关资讯
| • 乌海市:消毒机器人“入职”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 | • 盘古社区:智能门禁机器人解决传统物业访客管理 |
| • 机器人租赁和虚拟现实假期将“在未来 15 年内” | • 工业机器人核心高地的争夺:国产谐波减速器打破 |
| • 东北地区第一台机器人辅助高难度全膝关节置换术 | • “戴着镣铐舞蹈”——林进教授谈HURWA和华机器 |
| • 前11月广东机器人产量增长迅猛,工业机器人加速 | • 哈工大团队打造“六边形战士”,微纳操控机器人 |
| •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开展国内首次“5G+带电作业 | • 2021年机器人行业十大新闻 |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膨胀型阻火模块产品 隆泰鑫博国标环保防火砖厂家
不锈钢焊条 金桥A102不锈钢焊条 A102白钢焊条 铁焊条
东禾 塑料焊条价格_pp pvc塑料焊条厂家_pp pvc塑料焊条颜色及批发
供应惟德MIG-230 气保铝焊机
中坚直销小型家用便携式220V逆变电焊机 ZX7200B
NANOTEC焊接机器人ROBO TOP KING
可调式焊接滚轮架供应,可调式焊接滚轮架销售 质量优良 自产直销 专业设计
爱国非标 钢管氩弧焊机 全自动焊接机器人 无缝焊机设备 管焊集成 带夹具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