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天然气调控中心开启集中调控试运行模式。 资料照片
●已率先在国内基本建成智慧天然气管网,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网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 ●以数字化手段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是浙能集团下定决心深化数字化改革的重点。 ●围绕数据能量释放,聚焦数据的治理力和生产力,全力打造统一的国企数字化基础设施。 □记者 吕昂 杭州报道 机器人搭载可调谐激光测甲烷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展自主巡检,站场控制系统集工况分析、智能控制、故障综合预警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大幅提升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这些是浙能天然气运行公司打造智能天然气站场、融入智慧管网平台的生动场景,也是浙江省能源集团(下称“浙能集团”)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的缩影。 浙能集团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要求,近年来在数字化“新赛道”上持续发力,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引擎,全方位推动企业治理能力提升。该集团开展数字化“132”工程建设,即一个一体化智能数字平台,数字管理、数字生产、数字服务“三大应用”和标准制度体系、网络安全体系“两个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初,浙能集团“一网智防”天然气智慧管网应用作为唯一的国企数字化改革应用成果在浙江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作为典型应用演示汇报。趁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浙能集团推动变革“一子落、满盘活”。 智慧赋能民生服务运营体系彰显“效率之变” “城市地下燃气管网泄漏发现慢、定位难,一直是我们的行业堵点,现在采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了新体系,难题迎刃而解。”在浙能燃气青田公司,“燃气安全一网智防”体系得到基层员工们的好评。这项被列入浙江省数字孪生首批应用试点的项目,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改革初心,落脚人民。近年来,浙能集团聚焦民生强服务、转作风提效率,从细微处不断创新。集团旗下浙能燃气完成客服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集团1.37万家工商客户和120万家个人客户统一管理,形成了行业领先的城市燃气“521”服务标准,系统内27家燃气公司实现统一化优质服务。 浙能集团还开发了国内能源行业首家基于互联网理念的业务销售系统,打造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现代物流的综合供能服务站零售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加油“车牌付”,实现支付方式“无感化”,车牌付注册用户超21万,日均支付达7500笔,显著提升了用户支付体验。 智慧赋能,让浙能集团自身的生产运营体系提质增效。以天然气运行公司为例,其管网多数分布在地形陡、坡度高的地方,不利于巡线工人开展日常工作。如今,随着智慧管网插上“安全翅膀”,新系统具有无人机巡检寻线速度快、发现问题快等优势,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 目前,浙能集团已率先在国内基本建成智慧天然气管网,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网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我们利用无人机一键自主巡查,并与光纤、地质灾害等系统联动,接警后10分钟内飞抵现场,已累计飞行615架次,排查问题215起,实现了空、天、地多维一体化感知。”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浙能集团近年来确立了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以全面感知、全面互联、全面智能为主要着眼点,以“智能决策、智能设备、智能运行、智能燃料、智能安全、智能仓储、智能档案、智能培训”建设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人机协调、清洁高效、本质安全、智能决策”的智能设施。 该集团还建成国内首家包含风电、光伏、水电的新能源远程集控调度中心,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不同容量新能源电站的集中管理,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电厂机组预警提示更精准了”“新能源电站管理更便捷了”……基层员工对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切身感受,成为浙能集团生产运营体系“效率之变”的生动注释。 企业、市场、政府三方结合国企经营管理迎“系统之变” 作为浙江省内第一家实现区域性远程评标的企业,建成46家远程评标工作室,“集中招标+在线投标+异地评标”模式大大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财务共享平台建设日趋完善,集团各单位凭证自动化率从之前不到50%提升到98%以上,人均处理单量较上线初期增加137%,单据平均处理时长减少83%;集团党建数字系统经历5次升级改版,受到浙江省国资委认可,并助推国资委数字党建系统成功上线……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效能,以数字化手段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是浙能集团下定决心深化数字化改革的重点。 据悉,浙能集团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运用潜力,不断推动数字化经营管理提升。其开发建设了全集团集中部署的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统一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集成综合计划、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及统计系统,实现集团及所属企业从计划到预算、从执行到统计分析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融合内外部生产经营管理数据,建成了集团智慧能源调度平台和客户管理平台,实现对煤炭、石油、天然气运输的智能化调度和能源销售客户的统一管理;建设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风控系统,实现企业风险管控从被动到主动、从事后到事前事中、从小规模抽检到全覆盖分析的转变。 “通过数字化改革,我们找到了企业、市场、政府的三方结合点。”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通过创新“科技+数字”融合,浙能集团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化应用系统,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30项专利和13项软件著作权,部分关键技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标准+市场”拓展,构建天然气管网管理体系、技术、标准整体输出的新业态。目前,浙能集团多维感知产品已推广至上海、江西等省级管网,制定和修订了“燃气521企业服务”等一系列企业、行业和国家标准,在优化服务方面效果明显。 同时,通过创新“政府+企业”协同,浙能集团首创了燃气行业政企多跨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和青田县政府成功实践打造的政企协同典型样本,提升了燃气安全整体智治水平,已具备“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推广条件。 释放数据能量数字赋能深化“思维之变”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据已成为传统经济增长要素外,新的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变革的核心要素。浙能集团围绕数据能量释放,聚焦数据的治理力和生产力,全力打造统一的国企数字化基础设施。 据介绍,该集团在盘点全业务链数字资产的基础上,推进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建设,构建十大数据主题域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开展数据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同时,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成20家发电企业工业信息态势感知平台,相关数据全部接入国务院国资委平台。 其中,“火电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研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成为全国发电行业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浙能集团还承担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国内领先的能源行业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 思维转变,不止于关注需求。2021年,浙能集团聚焦“系统观念”变革,重组设立了数字科技公司,承担集团数字化项目的统一实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系统推进集团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 “改革永远在路上,数字化改革更是一场破旧立新、迭代升级的过程。”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浙能集团将对标行业一流数字化企业建设标准,扎实推进集团数字化改革“132”工程,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最佳实践,为国企数字化改革探索更优方案。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河北辉腾 焊接滚轮架 40吨可调焊接滚轮架 40吨滚轮架价格优惠
米勒焊机Invision 450MPa
林肯中天电焊机 ZX7-200A家用便携式焊机 直流逆变式电焊机
墨爵工业焊机ITG400AP交直流氩弧焊机ITG350AP/500AP/630AP
供应变位机HB-500
【道盛数控】江苏激光切割机 金属激光切割机 切割速度快 切割面光滑
供应越达双立柱变位机
化工屏蔽泵的选型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