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上海海洋石油水下机器人作业首捷

上海海洋石油水下机器人作业首捷

2020-07-02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891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中化新网讯 6月26日,南海巨浪拍船,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上海船舶分公司海洋石油工程勘探313轮赶在恶劣海况来临前,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改进技术方案,比原计划提前7天完成长达220公里的海底管线巡检任务,标

   中化新网讯 6月26日,南海巨浪拍船,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上海船舶分公司海洋石油工程勘探313轮赶在恶劣海况来临前,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改进技术方案,比原计划提前7天完成长达220公里的海底管线巡检任务,标志着新型水下机器人(ROV)作业今年首战告捷。

untitled.png
   “本次作业最大的难点在于‘三个首次’:一是首次在疫情中进行;二是首次与甲方委派的全套班子合作;三是首次采用国内先进的新型水下机器人——FCV3000设备。”该轮船长刘杰介绍,面对难题,船员们全力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针对人员发生变动和物资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制订《水下检测作业期间疫情防控方案》,明确规定登船人员隔离计划、出现疑似病例应急流程、靠港补给防控措施等要求并推动落实。   在此基础上,船员们与甲方作业人员召开技术交流座谈会,就新型水下机器人作业细节和技术指标进行探讨,并通过开展包括消防救生、抗台撤台在内的10余项ROV专项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船舶应急设备设施的状况,提升了全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事故控制能力。   作业期间,面对工期紧张、高温持续、夜间作战等不利因素,该轮DPO(动力定位系统操作员)、轮机员与ROV操作员合理分工排班,连续24小时在岗值守,并在不断磨合中让DP(动力定位)系统与NG(新型定位)系统深度兼容,实现了“收放零失误、检测高精准”的作业目标。   据悉,本次作业水深为100米至1400米梯度递增,加上海底管线及结构物布局繁多错杂,作业面临严峻考验。当班DPO说:“作业水深至900米作业时,雷达显示右舷3海里处正有一股内波流压向船舶。当我轮采取调整艏向进行规避时,1号电罗经出现了支撑液高温报警的情况。电罗经是DP系统的关键传感设备,对船位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无法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作业进度,而且直接危及船舶安全。”   当船员们正在加急排查故障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岸基通过中石化KU卫星网络发来了技术参考意见。在海陆联动共同作用下,他们找准问题源头,并赶在内波流到达前快速解决了作业难题。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吐哈油田首个智能机器人上岗
阅读下文 >> 光博会:锐科激光 “新”意来袭 ——7月3日重磅新品现场首发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28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