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俄乌冲突对零部件供应链的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供应链形成了密切的联系,任何地区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连锁反应。俄罗斯和乌克兰最近的冲突产生了溢出效应,对欧洲汽车供应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安全敲响了警钟。
乌克兰是欧洲重要的线束生产基地,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爆发后,全球线束领导者莱尼在乌克兰共有7000多名员工分公司无限期关闭,日本线束供应商住友电气在乌克兰6000人工厂也关闭,安波福宣布在几个月内转移乌克兰工厂的所有生产能力。莱尼是大多数欧洲汽车公司的供应商,其乌克兰线束工厂的关闭对欧洲汽车供应链产生了直接影响,大众茨维考工厂和德累斯顿玻璃工厂被迫停止4天和3天,保时捷、奥迪、奔驰等欧洲工厂也将被迫减少产量。
除线束外,乌克兰是氙气、氪气、霓虹灯等电子特性的出口国。电子特性在IGBT、MEMS、电源管理芯片等汽车芯片的生产中不可或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钯生产国。2021年,钯产量占全球43%。钯也是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材料。如果俄乌冲突继续,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可能会加剧。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但中国还没有实现汽车供应链的完全独立和可控,在汽车芯片、汽车操作系统等细分领域仍然依赖外国投资。自2021年以来,芯片短缺导致国内汽车芯片市场价格上涨、库存混乱,甚至暴露了汽车标准芯片产业链独立和不可控的问题。在国际形势复杂、中美关系紧张、外国技术封锁始终存在的当前,汽车芯片等关键部件存在供应中断的风险。一旦汽车芯片被封锁,将对国内汽车供应链造成打击。为了确保国内汽车供应链的安全,发展汽车标准芯片等关键部件,实现关键部件的独立和可控,将成为国家汽车产业的重要战略方向。
为了实现汽车芯片等关键部件的独立控制,许多汽车行业代表建议加强政府、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需要领导加强对汽车芯片等产业链的准确支持,制定和实施汽车关键部件的专项激励措施,制定国内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的发展计划;汽车企业需要积极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增加对重点零部件企业的投资,协助零部件企业完成试验认证,加快国内汽车芯片等批量生产;零部件企业还需要积极开发产品,加强与汽车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汽车芯片等关键部件的安全和一致性。在行业各方的全面合作下,国内芯片等关键部件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汽车芯片等关键部件的供应风险将逐步解决。为了实现汽车芯片等关键部件的独立控制,许多汽车行业代表建议加强政府、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需要领导加强对汽车芯片等产业链的准确支持,制定和实施汽车关键部件的专项激励措施,制定国内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的发展计划;汽车企业需要积极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增加对重点零部件企业的投资,协助零部件企业完成试验认证,加快国内汽车芯片等批量生产;零部件企业还需要积极开发产品,加强与汽车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汽车芯片等关键部件的安全和一致性。在行业各方的全面合作下,国内芯片等关键部件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汽车芯片等关键部件的供应风险将逐步解决。
我们分析了2016-2021年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情况,从另一个角度衡量了中国在全球零部件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对零部件进口的依赖。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5-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从2904.50亿元增加到4883.94亿元,CAGR为9.0%。2021年,海外汽车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海外汽车厂商开始进入零部件库存补充阶段。然而,受疫情影响,海外供给侧恢复有限。因此,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迅速回升,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24.9%。
2015-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从1710.29亿元增加到2437.16亿元,CAGR为6.1%。具体来说,2015-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保持增长,但自2017年以来,由于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零部件进口增速也有所下降。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首次同比下降,从2018年的2309.50亿元下降到211.89亿元,同比下降8.6%。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国内疫情防控到位。下半年,国内乘用车需求迅速反弹。国内汽车企业积极增加零部件库存,汽车零部件进口迅速恢复。2020年,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达到2246.12亿元,同比增长6.4%。2021年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有一定影响,但在2020年上半年基数低、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的带动下,2021年国内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同比增长8.5%。
总的来说,中国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对零部件进口的依赖性仍然很高,关键部件的独立控制仍面临挑战。(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智能汽车是发展趋势,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是核心。
在传统汽车中,动力系统(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底盘系统(底盘控制、舒适性)、NVH(隔音、减振)是主要竞争领域,外国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长期积累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随着智能汽车、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将成为智能汽车的两个竞争领域,国内独立汽车制造商和新力量有望通过配置升级和功能演变,提高车型市场竞争力,实现独立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独立零部件供应商的布局也将迎来国内替代机会,不断提高国内市场份额。
智能驾驶舱系统可以直观地改善视听娱乐和人机交互体验。由于国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概念近年来迎来了升级趋势,驾驶舱娱乐和交互体验逐渐成为购车者考虑的关键因素,驾驶舱智能迅速崛起。与传统驾驶舱相比,智能驾驶舱是集液晶仪表、信息娱乐系统、HUD、流媒体后视镜等电子部件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可实现多屏交互、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多模态人机交互,并将融入OTA技术、云智能等功能。随着智能驾驶舱部件和功能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将出现成本高、延迟高等问题,影响智能驾驶舱的使用体验。因此,一芯多屏将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推动驾驶舱控制器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智能驾驶舱可以直观地改善视听娱乐和人机交互体验,个性化和定制驾驶舱配置和功能将成为汽车企业的特色,提高品牌和车型认知度。因此,智能驾驶舱已成为主要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布局重点。
智能驾驶系统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安全是交通的首要目标。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度地图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系统逐渐成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用可靠的安全辅助,如自适应巡航ACC协助车辆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车道偏移预警LDW和车道保持系统LKA协助车辆在车道内行驶;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主动刹车。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可以解放驾驶员的部分操作,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驾驶环境: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高速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等操作,减少驾驶时间。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爱阁宝HGZ-100 滚轮架厂家 滚轮架价格
高精密金属激光切割机 山东激光切割机
北京ZT-KT滚轮架 焊接滚轮架 质优价廉 现货供应
厂家供应中龙焊接机器人 五轴焊接机器人 六轴焊接机器人 全自动数控国内工业焊接机器人
供应 越达 精密型 焊接变位机
400A发电电焊机/带轮的发电电焊机
供应焊接机器人
供应雪通ZT-10T滚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