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上海高温天气下,一只机器人在户外工地勤奋挖土,“劳模”们如何搅动行业?

上海高温天气下,一只机器人在户外工地勤奋挖土,“劳模”们如何搅动行业?

2022-07-16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882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在连续酷热冲击下,上海频频刷新气象纪录,连走到室外都需要勇气,更别提顶着烈日长时间干活。在嘉定某工地,有一位施工员无惧高温,它准点打卡、认真上班、勤奋挖土,同事们争相称赞:真是一位优秀劳模。  这位员

在连续酷热冲击下,上海频频刷新气象纪录,连走到室外都需要勇气,更别提顶着烈日长时间干活。在嘉定某工地,有一位施工员无惧高温,它准点打卡、认真上班、勤奋挖土,同事们争相称赞:真是一位优秀“劳模”。   这位员工被研发团队命名“无人挖机”,以它为代表的一批建筑机器人正向整个市场渗透,成为搅动建筑行业、加速转型的先行者。
微信图片_20220715083209
   风险大的,它第一个上   无人挖机形象朴素,乍一看,外观大小和普通挖掘机一模一样,因为擅长挖坑,身子总会沾染尘土,如果从它身边路过,甚至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细看又有不同。比如,它搭载了很多控制面板、传感器和可360°监测的识别摄像头,就像无人驾驶车一样——车还是车,但更有“思想”了。有了算法和传感器来助力,无人挖机自己就能完成很多动作。烈日炙烤大地,只见它翻土、挖土,再翻、再挖……不过,晴天还不能发挥它的全部功力,到了雨天,工地的基坑里泥泞又潮湿,无人挖机不用穿戴任何防雨设备,自己就能在坑洼的土地上自如行走。   雨天下的机器人   除了在安全可控区域内自主挖土,无人挖机还能与人合作。在工地,有一处不起眼的操作箱,如集装箱一般大小,这里就是机器人的中枢控制系统。在操作箱内,一位技术人员正通过三块大屏实时监测挖机的动作和状态,像玩电竞游戏一样,只要操作座椅边的控制杆,就能远程控制挖掘机,免去了高温困扰。无人挖机和人搭配,即使是在视野盲区等高难度区域,也能顺利完成工作。   “普通挖机的操作室没有空调,工人在酷暑天里作业,实在是一种考验。无人挖机能替代工人,保障务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上海建工总承包部宜家购物中心上海临空项目工程师马晋坦言,高温环境只是无人挖机众多应用场景的其中一种,其他还包括受污染环境、管道泄露抢修、路面坍塌作业……“总之风险大的地方,它第一个上。”马晋说。   一台机器人身兼多职   这台无人挖机虽相貌平平,却“战功”赫赫。在进驻嘉定工地之前,它还服务过桃浦603地块土壤修复项目、长宁区宜家购物中心上海临空项目,之后被送到了沪外的安徽合肥的工地项目。“这款机器人诞生之后,就开启了忙碌的就业生涯,很多工程负责人对它很好奇,想试试到底好不好用。”上海建工一位工作人员说。   无人挖机全名“远程控制基坑挖掘机器人”,需要搭配移动式信息采集传输仪同时使用,由上海建工集团自主研发。集团总承包部研发负责人告诉记者,最早研发这款机器人是为了解决污染环境下的基坑挖掘痛点。   上海产业腾笼换鸟,化工厂腾退留下的土地土壤问题成为后续开发的一大难题。桃浦603地块便是一个典型,其地块内的地下土含有重金属等物质,若人工开挖,挥发性气体会引发安全问题。基坑挖得越深,通风条件越差,隐患就越大。   经过一年半的研发,无人挖机横空出世,它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地面操作平台、车载核心控制单元、视频监控系统、通信传输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防碰撞。通过通信设备,无人挖机和后台相连,实现现场机械视频和控制信号的远程传输。   除了替代人工,无人挖机还身兼多职。它体内搭载的污染物传感器,可以在挖土的同时实时监控多类污染物,如vocs、svocs、可燃性气体、硫化氢、氨气类、co等数十种,超过一定浓度就会自动报警。传统的污染物浓度测试需要人手持仪器置于污染环境中,并通过仪器上的读数判断污染物浓度,而且,可测量的污染物种类相对单一,测量数据无法实施传输反馈,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无法实施预警。   效率也是显而易见的。马晋介绍,在宜家临空项目中,无人挖机花了4个月就完成了深达20米的基坑开挖,该基坑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挖出来的土方量20多万立方米。虽然和人工效率相同,但是更加安全。在它工作的4个月里,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人跑到工地一探究竟。这些宜家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们对工地上的机器人十分好奇,其中一位还在机器人空闲时亲自体验了一番。   宜家临空项目(旧图)   降成本是市场化的关键前提   昨天,上海市安质监总站发布工作提示,要进一步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随着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务工人员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引起重视。可以替代人工作的机器人形形色色,有抹墙、运维、检测、搬运等各种细分功能,它们正在快速渗透建筑行业,推动整个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有人担心:在建筑行业,机器人会取代人吗?   “建筑机器人解决了一个最大的痛点,即行业务工人员长期短缺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新职业层出不穷,就业渠道越来越多,伴随着的是施工行业劳动力越来越少,年纪越来越大,平均年龄已经接近50岁,业内亟需新的生产模式进行支撑。机器人应运而生。   专家认为在短期内,机器人无法全面替代人工作业。因为人工智能算法和相对应的硬件设备一旦进入现实作业环境,适配性、稳定性都还有提升空间。比如,无人挖机如果使用无线网络通信,在深度很深的基坑里容易出现信号弱的问题,因此,在基坑深度较大的工程里,必须使用有线通信。此外,机器人初期研发成本较高,很难全面推广使用,要市场化的前提还需进一步降低成本。   不过,马晋等业内技术人员依然对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行业对工程项目的高质量需求催生了机器人这一新型产品,也吸引了各大建筑企业竞相组建团队研发,谁技术积淀深厚、谁能够提前布局,谁就能在未来市场上占得先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工业搬运机器人公司海豚之星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阅读下文 >> 世界机器人大赛 宁波战队斩获第一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376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1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