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大会展区部分共有130余家企业携500余件展品参展,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大会展区发现不少“亮点”,包括通过仿生运动技术在水中游泳的江豚机器人,帮助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颇具科幻感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把在虚拟世界中制作的数字场景直接“打印”成现实世界建筑的“元宇宙3D打印机”,以及众多功能各异的机械臂、巡逻机器人等等。
“这是我第四次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从展会上看,机器人行业每一年都能看到很大的变化,许多展示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已经可以比肩国外同行。”申昊科技副总经理熊俊杰在大会期间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贝壳财经记者从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获悉,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
工业机器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展会现场发现,实际上中国的工业体系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产品,机器人也成为了工厂流水线和自动化体系的一部分。
“我们的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产品已经销售了很多年,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看着眼前一台长约1米、宽约0.6米的长方形机器人,华睿科技展台工作人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说,“这台机器人采用激光SLAM视觉技术,可以举升600公斤的重物,而我们最大的AGV机器人的载重能够达到3吨。”
在工厂环境下,这些AGV机器人可以设定好程序自动运行,与生产设备结合,随时组成“流水线”的一部分,从而让工厂的自动化流程更加灵活。图说:华睿科技的AGV机器人
事实上,近年来,沈阳新松、哈尔滨博实、上海新时达、广州数控、安徽埃夫特、北京珞石等一批本土机器人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渐由搬运、焊接、装配等操作型任务向加工型任务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解决方案受到市场欢迎。
熊俊杰表示,目前机器人行业发展很快,“比如机械臂是此次机器人大会工业机器人展区的重心之一,以前相关展品往往是展示机械臂在产线上重复的动作,现在机械臂在农业领域可以摘水果、给猪打针,在骨科治疗方面有相应的路径规划和引导柔性协作等功能,这是四五年前不可想象的,可以明显看出我们对于机械臂的应用提升了不止一个高度。”
此外,本次大会也展出了不少颇具潜力的机器人产品,一造科技就在大会期间发布了“元宇宙3D打印机”。贝壳财经记者在该公司展台发现,展台的椅子、桌子甚至展台本身目测超过3米高的布景均是由3D打印机器人“制造”的。一造科技展台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通过3D打印机,可以将元宇宙中设计的产品,从小尺度的器物、家具、装饰面板,到大尺度的艺术装置、替代传统材料的工程应用等直接在物理世界中打印出来,“提起元宇宙的概念许多人会觉得有点‘虚’,但通过智能建造,将达成虚实共生的新景象。”图说:一造科技的3D打印机以及其打印出的桌椅、造景(右侧)
贝壳财经记者从中国电子学会提供的资料中获悉,目前,中国已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要工程,国内厂商攻克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根据IFR统计数据测算,近五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将达到87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将超过110亿美元。
服务机器人:广阔的市场提供巨大的应用需求
除了工业领域外,机器人在服务以及民用领域的应用也快速增长。
作为为数不多的可以“游泳”的机器人,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展台上由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研发的江豚机器人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型机器人采用了长江江豚的原始灰色配色,按照长江江豚的运动仿生学,可实现近似长江江豚的游动模式,如上浮、下潜、滚转、倒退等水中动作,也可预设游动轨迹,实现水中游动表演,具有较高的机动性,“目前此类产品已经接到了不少海洋公园的订单,而且在探测水质等领域此类机器人也有着很大潜力,因为相比类似潜艇的螺旋桨驱动,仿生运动技术不要求很高的转速,更加节约能源。”图说:观众在观赏江豚机器人
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医疗是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最主要场景之一,在机器人大会B馆展区,医疗用机器人几乎占据了一半。
在术锐科技展区,一台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蛇形臂”仿佛人类灵活的双手,轻盈地拨开一枚鹌鹑蛋的蛋壳,而蛋体完好无损。据工作人员介绍,腔镜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领域王冠上的明珠,而这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应用了可形变对偶连续体技术,采用十余根镍钛合金,既可推又可拉,在360度任意弯转,可比肩国际顶尖水平的同类型手术机器人。
而在北京大艾机器人展区,一台台酷似科幻电影中“外骨骼战甲”的机器人也让人眼前一亮。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些机器人适用于各种类型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早期中期康复训练,只要设定好程序,机器人会自动带着患者以自然步态行走,“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最后一日,杨淑亭女士传递火炬时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就是大艾的产品,而本次展出的大艾Ai外骨骼机器人艾行搭载了在传感器优化分布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全新的Ai算法和传感网络技术,代表着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行业的一流水准。”图说:展会观众“试穿”外骨骼机器人
贝壳财经记者从中国电子学会提供的资料中获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建筑、教育领域持续旺盛的需求牵引,中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成为主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5亿美元。到2024年,随着新兴场景的进一步拓展,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特种机器人:迎来新需求爆发的机遇期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除了工业与民用外,本次展会上还涌现出了不少有着特殊用途的机器人。
在中兵智能展台,不少观众被酷似“装甲车”的机器人吸引。展台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由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研发的围界安防无人巡逻车曾在非洲某工业园区“服役”,“面对非洲的复杂环境,为了保护我国驻外工作人员,我们派出了两台无人巡逻车围绕整个园区按规定路线进行安防巡视,除自主巡逻外,无人巡逻车还能实现人员驱散、无线喊话、监控录像等功能,从而有效保护人员安全。一台无人巡逻车单次可以持续行驶50公里,相比人员巡逻,无人巡逻车可以做到在夜间也不间断行驶。”
而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展台,一个仿佛“坦克”的履带机器人也显得颇为亮眼,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台机器人的“炮管”实际上是水炮的发射口,“我们用于高层灭火和危化环境的消防机器人喷水流量可达到200升每秒。”图说: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的消防机器人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常立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2016年之前,消防机器人领域的市场一片空白,我们是第一家。当火灾情况不明或整体环境危险时,让机器人去执行这类任务就可以挽救消防员的生命。例如2021年沧州油罐着火事故中,我们出动了近20台消防机器人,直接开到了工业园区里面,灭了两天两夜的火。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向国内供应商的流水线定制,从减速机、驱动器、电机、水炮到电池、履带等,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报告表示,中国在应对地震、矿难、火灾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随着集成设计技术、运动管理控制技术、传感器感知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持续深入,特种机器人加速应用于煤矿、深海、极地等场景。当前,国内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产品不断出现,2017年以来,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30.7%。预计2022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2亿美元,到2024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4亿美元。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焊接机器人TX-821焊接专用工业机器人_TSUTSUMI
优质气保焊机
..沧州辉腾供应滚轮架. KT20T 防腐滚轮架 焊接滚轮架 喷漆滚轮架 可以定做
斯派莎克DCV3不锈钢对夹式止回阀
杰伟浩**出售转让出售承重300吨滚轮架滚轮宽度400mm滚轮架直径700mm
生产金翼焊机 交直流电焊机 矿用电焊机 660V电焊机 手提电焊机
14500 3.7V 650mAh 高温电池
庞大KT2-20T 可调式焊接滚轮架 长轴滚轮架 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