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绳、一块坐板、一个水桶、一瓶玻璃水、一个清洁刷,一个强劲的吸盘,再加上一个安全帽,这是在海、陆、空作业的“蜘蛛人”们的全部装备。近年来,他们的形象已是深入人心,不仅是因为他们辛勤劳作,更因为这份工作的危险性,高处作业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防护不强,极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这一行业还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招人难、留人难、用人贵”等一系列痛点。 这是许华旸在2015年创业调研时了解到的一个现状,海、陆、空场景高空作业领域每年因高空重复性作业导致的死亡人数超千人,而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基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起危险事故连带着一个家庭老小的毁灭性打击,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 了解到每年因高空作业死亡超千人的严酷现实,2015年许华旸创业聚焦高空领域研发特种机器人,3年后成功推出船舶除锈机器人。之后他又攻克大型承压设备爬壁机器人吸附、越障等多项关键技术,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研发出国内首台化工打磨机器人;将成千上万人从高空高危作业中解放出来。如今,许华旸已经拥有自主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机器人领域顶级论文6篇,攻克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多项关键技术。 是怎样的成绩,能够让这样一位90后博士后被同行称作高空特种作业机器人国内的开拓者?今天,请跟随《中国科技信息》的脚步一起了解许华旸的故事。 清华博士后创业聚焦高空作业难题 “让世界上没有危险的工作”这个听起来浪漫而温情的想法,源自2015年许华旸创业之初。2015年,许华旸在清华读书期间,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将多年的科研技术运用到工业生产或者日常生活中,帮助企业或者部分人群解决某些困难,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因此便选择了创业。 许华旸在调研现场 从创业初期,许华旸便将目光锁定在海、陆、空场景高空作业领域,通过市场问题调研了解到,每年因高空重复性作业导致的死亡人数超千人,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基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起危险事故连带着一个家庭老小的毁灭性打击,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对于涉及企业而言,随着时代的变化,新一代年轻人因高空现场作业环境差、危险系数大等因素从事此类岗位就业人数越来越少,企业也面临着招工难、成本高、操作风险高等问题。 了解到这样现实情况,许华旸心里想“我能否为他们做点什么?”作为一名清华博士的技术研发人员,他结合国内相关智能产品空白的实际情况,创办了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史河科技),公司定位从事特种机器人自主研发,聚焦高空作业领域,旨在研发高空作业机器人,用以替代工人从事高空高危作业,帮助高空作业人员脱离危险、帮助企业解决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问题。 科研之路并非容易,需要不惧困难长期坚持的决心。许华旸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专注技术研发,需要带领团队科研人员,走进高空作业的危险场景,切身去感受高空作业人员的危险、企业风险和行业的痛点,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科研测试和作业现场的实战,往返于实验基地和船舶除锈作业现场,艰辛的探索和工业实践,终于,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曲面适应强磁吸附行走技术、立面空间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多元化爬壁技术、行业工艺包、超高压水射流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完成系列化高空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积累和核心产品开发。 简单来说,高空机器人是一种将吸附功能、行走功能与作业功能相结合的智能特种机器人,它把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场景从传统的海、陆、空拓展到立面空间。而它的应用可以分为工业场景和民用场景。其中,工业场景包括船舶除锈、化工防腐、火电检测、桥梁运维等等,民用场景包括楼宇外墙清洗、玻璃幕墙检测等。工业场景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民用场景则市场空间更大。 苦“炼”三年修成正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历经3年研发,许华旸带领团队成功推出船舶除锈机器人,并通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结果为“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科技成果评价,其主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同时,该产品也获评2021年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最核心的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关键技术的攻克,提高了船舶除锈的作业质量和效率,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推动了船舶行业智能化发展,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船舶除锈作业人员从高空高危作业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危险性更低、技术含量更高的机器人操作与维护工作,实现了行业的安全生产、绿色除锈、智能除锈升级。 许华旸(左一)的科研成果获得多个奖项。 在很快的时间里,许华旸这个理工男“让世上没有危险的工作”的愿望和使命,在国内修船行业中实现了。曾经想象用前沿技术改变生活,为高危行业保驾护航,许华旸带领的研发团队他们做到了。 与船舶行业类似,石油石化行业也存在大量的高空高危作业。2019年,许华旸又继续带领研发团队与浙江特检院连续三年开展技术合作,研发化工打磨机器人,旨在帮助石油石化行业的高空作业工人远离危险的工作。 石油石化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为农业、交通、机械、能源、纺织、轻工、电子、建筑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压特种设备是关乎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装备。 面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大型化、高参数、恶劣工况等极端条件下运行的承压设备日益增多,风险急剧增大,而以人工检测为基础的传统安全保障技术存在作业成本高、检测覆盖难、应急能力弱等难题。许华旸带领研发团队,攻克了大型承压设备爬壁机器人吸附、越障、任意转向和可靠行走等多项关键技术,发明了焊缝跟踪和导航方法、磨头预紧力可调控的自动打磨技术,攻克了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创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化工打磨机器人,应用于化工储罐的除锈、喷涂等施工工作中,保障石化厂的安全运营。 基于化工打磨机器人产品的成功研发与推广,许华旸带领团队荣获了2021年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了行业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中国创造”走出国门团队成长有目共睹 得益于史河科技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受到了国外众多企业的关注。2021年,许华旸组建了海外事业部,并受韩国多家船厂邀请参加产品技术展示,此次技术展示获得了邀请方的极度认可,也标志着来自中国的“史河机器人”产品正式走出国门。 2022年,受国际疫情影响,海外业务开展受挫。为打破困局,许华旸将互联网思维首次应用于传统修船除锈业务,提出“船舶除锈机器人云演示”计划,由史河机器人操作人员在各大船厂进行机器人作业直播,并由业务人员实时向海外客户进行同传介绍,向全世界的客户展示我们的机器人实际作业效果,让海外客户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机器人的作业优势。受时差影响,上述直播经常是从晚上10点持续到凌晨4点。许华旸带领海外事业部、工程服务部团队不辞辛劳、昼夜奋战,成功完成多次云演示工作,备受客户好评。 许华旸(中)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展示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成果。 在许华旸的带领下,史河科技从一个清华校内的创业萌芽成长为一个注册资本4213.37万,团队成员200余人的高科技企业,并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Hicool 2021全球创业大赛二等奖”、“2020全球海洋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会员单位”、“2019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TOP10”等多项资质认证及社会荣誉。得益于公司核心技术的突破、产品的成功应用以及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华旸带领的史河科技备受资本青睐,累计融资2.5亿元,投资人包括美团、复星资本、百度风投、熊猫资本等一线VC机构。 许华旸也因带领史河科技实现高空作业机器人产业化,为船舶、化工、能源、建筑等行业的高空作业自动化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评“2021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20年度福布斯亚洲U30成员”“2019年度福布斯中国U30成员”“2019年度胡润百富U30成员”等荣誉。许华旸怀着“让世上没有危险的工作”的愿望和使命,带领的研发团队用前沿技术改变生活,为高危行业保驾护航。 高空作业有可能由机器人来承担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用科技的手段解决各种高难度工作中的风险问题,是科技本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之一。高空特种作业存在天然风险,由机器人取代人工作业,势在必行。
一根绳、一块坐板、一个水桶、一瓶玻璃水、一个清洁刷,一个强劲的吸盘,再加上一个安全帽,这是在海、陆、空作业的“蜘蛛人”们的全部装备。近年来,他们的形象已是深入人心,不仅是因为他们辛勤劳作,更因为这份工作的危险性,高处作业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防护不强,极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这一行业还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招人难、留人难、用人贵”等一系列痛点。 这是许华旸在2015年创业调研时了解到的一个现状,海、陆、空场景高空作业领域每年因高空重复性作业导致的死亡人数超千人,而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基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起危险事故连带着一个家庭老小的毁灭性打击,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 了解到每年因高空作业死亡超千人的严酷现实,2015年许华旸创业聚焦高空领域研发特种机器人,3年后成功推出船舶除锈机器人。之后他又攻克大型承压设备爬壁机器人吸附、越障等多项关键技术,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研发出国内首台化工打磨机器人;将成千上万人从高空高危作业中解放出来。如今,许华旸已经拥有自主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机器人领域顶级论文6篇,攻克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多项关键技术。 是怎样的成绩,能够让这样一位90后博士后被同行称作高空特种作业机器人国内的开拓者?今天,请跟随《中国科技信息》的脚步一起了解许华旸的故事。 清华博士后创业聚焦高空作业难题 “让世界上没有危险的工作”这个听起来浪漫而温情的想法,源自2015年许华旸创业之初。2015年,许华旸在清华读书期间,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将多年的科研技术运用到工业生产或者日常生活中,帮助企业或者部分人群解决某些困难,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因此便选择了创业。 许华旸在调研现场 从创业初期,许华旸便将目光锁定在海、陆、空场景高空作业领域,通过市场问题调研了解到,每年因高空重复性作业导致的死亡人数超千人,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基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起危险事故连带着一个家庭老小的毁灭性打击,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对于涉及企业而言,随着时代的变化,新一代年轻人因高空现场作业环境差、危险系数大等因素从事此类岗位就业人数越来越少,企业也面临着招工难、成本高、操作风险高等问题。 了解到这样现实情况,许华旸心里想“我能否为他们做点什么?”作为一名清华博士的技术研发人员,他结合国内相关智能产品空白的实际情况,创办了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史河科技),公司定位从事特种机器人自主研发,聚焦高空作业领域,旨在研发高空作业机器人,用以替代工人从事高空高危作业,帮助高空作业人员脱离危险、帮助企业解决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问题。 科研之路并非容易,需要不惧困难长期坚持的决心。许华旸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专注技术研发,需要带领团队科研人员,走进高空作业的危险场景,切身去感受高空作业人员的危险、企业风险和行业的痛点,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科研测试和作业现场的实战,往返于实验基地和船舶除锈作业现场,艰辛的探索和工业实践,终于,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曲面适应强磁吸附行走技术、立面空间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多元化爬壁技术、行业工艺包、超高压水射流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完成系列化高空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积累和核心产品开发。 简单来说,高空机器人是一种将吸附功能、行走功能与作业功能相结合的智能特种机器人,它把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场景从传统的海、陆、空拓展到立面空间。而它的应用可以分为工业场景和民用场景。其中,工业场景包括船舶除锈、化工防腐、火电检测、桥梁运维等等,民用场景包括楼宇外墙清洗、玻璃幕墙检测等。工业场景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民用场景则市场空间更大。 苦“炼”三年修成正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历经3年研发,许华旸带领团队成功推出船舶除锈机器人,并通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结果为“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科技成果评价,其主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同时,该产品也获评2021年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最核心的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关键技术的攻克,提高了船舶除锈的作业质量和效率,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推动了船舶行业智能化发展,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船舶除锈作业人员从高空高危作业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危险性更低、技术含量更高的机器人操作与维护工作,实现了行业的安全生产、绿色除锈、智能除锈升级。 许华旸(左一)的科研成果获得多个奖项。 在很快的时间里,许华旸这个理工男“让世上没有危险的工作”的愿望和使命,在国内修船行业中实现了。曾经想象用前沿技术改变生活,为高危行业保驾护航,许华旸带领的研发团队他们做到了。 与船舶行业类似,石油石化行业也存在大量的高空高危作业。2019年,许华旸又继续带领研发团队与浙江特检院连续三年开展技术合作,研发化工打磨机器人,旨在帮助石油石化行业的高空作业工人远离危险的工作。 石油石化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为农业、交通、机械、能源、纺织、轻工、电子、建筑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压特种设备是关乎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装备。 面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大型化、高参数、恶劣工况等极端条件下运行的承压设备日益增多,风险急剧增大,而以人工检测为基础的传统安全保障技术存在作业成本高、检测覆盖难、应急能力弱等难题。许华旸带领研发团队,攻克了大型承压设备爬壁机器人吸附、越障、任意转向和可靠行走等多项关键技术,发明了焊缝跟踪和导航方法、磨头预紧力可调控的自动打磨技术,攻克了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创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化工打磨机器人,应用于化工储罐的除锈、喷涂等施工工作中,保障石化厂的安全运营。 基于化工打磨机器人产品的成功研发与推广,许华旸带领团队荣获了2021年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了行业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中国创造”走出国门团队成长有目共睹 得益于史河科技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受到了国外众多企业的关注。2021年,许华旸组建了海外事业部,并受韩国多家船厂邀请参加产品技术展示,此次技术展示获得了邀请方的极度认可,也标志着来自中国的“史河机器人”产品正式走出国门。 2022年,受国际疫情影响,海外业务开展受挫。为打破困局,许华旸将互联网思维首次应用于传统修船除锈业务,提出“船舶除锈机器人云演示”计划,由史河机器人操作人员在各大船厂进行机器人作业直播,并由业务人员实时向海外客户进行同传介绍,向全世界的客户展示我们的机器人实际作业效果,让海外客户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机器人的作业优势。受时差影响,上述直播经常是从晚上10点持续到凌晨4点。许华旸带领海外事业部、工程服务部团队不辞辛劳、昼夜奋战,成功完成多次云演示工作,备受客户好评。 许华旸(中)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展示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成果。 在许华旸的带领下,史河科技从一个清华校内的创业萌芽成长为一个注册资本4213.37万,团队成员200余人的高科技企业,并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Hicool 2021全球创业大赛二等奖”、“2020全球海洋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会员单位”、“2019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TOP10”等多项资质认证及社会荣誉。得益于公司核心技术的突破、产品的成功应用以及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华旸带领的史河科技备受资本青睐,累计融资2.5亿元,投资人包括美团、复星资本、百度风投、熊猫资本等一线VC机构。 许华旸也因带领史河科技实现高空作业机器人产业化,为船舶、化工、能源、建筑等行业的高空作业自动化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评“2021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20年度福布斯亚洲U30成员”“2019年度福布斯中国U30成员”“2019年度胡润百富U30成员”等荣誉。
一根绳、一块坐板、一个水桶、一瓶玻璃水、一个清洁刷,一个强劲的吸盘,再加上一个安全帽,这是在海、陆、空作业的“蜘蛛人”们的全部装备。近年来,他们的形象已是深入人心,不仅是因为他们辛勤劳作,更因为这份工作的危险性,高处作业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防护不强,极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这一行业还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招人难、留人难、用人贵”等一系列痛点。 这是许华旸在2015年创业调研时了解到的一个现状,海、陆、空场景高空作业领域每年因高空重复性作业导致的死亡人数超千人,而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基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起危险事故连带着一个家庭老小的毁灭性打击,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 了解到每年因高空作业死亡超千人的严酷现实,2015年许华旸创业聚焦高空领域研发特种机器人,3年后成功推出船舶除锈机器人。之后他又攻克大型承压设备爬壁机器人吸附、越障等多项关键技术,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研发出国内首台化工打磨机器人;将成千上万人从高空高危作业中解放出来。如今,许华旸已经拥有自主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机器人领域顶级论文6篇,攻克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多项关键技术。 是怎样的成绩,能够让这样一位90后博士后被同行称作高空特种作业机器人国内的开拓者?今天,请跟随《中国科技信息》的脚步一起了解许华旸的故事。 清华博士后创业聚焦高空作业难题 “让世界上没有危险的工作”这个听起来浪漫而温情的想法,源自2015年许华旸创业之初。2015年,许华旸在清华读书期间,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将多年的科研技术运用到工业生产或者日常生活中,帮助企业或者部分人群解决某些困难,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因此便选择了创业。 许华旸在调研现场 从创业初期,许华旸便将目光锁定在海、陆、空场景高空作业领域,通过市场问题调研了解到,每年因高空重复性作业导致的死亡人数超千人,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基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起危险事故连带着一个家庭老小的毁灭性打击,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对于涉及企业而言,随着时代的变化,新一代年轻人因高空现场作业环境差、危险系数大等因素从事此类岗位就业人数越来越少,企业也面临着招工难、成本高、操作风险高等问题。 了解到这样现实情况,许华旸心里想“我能否为他们做点什么?”作为一名清华博士的技术研发人员,他结合国内相关智能产品空白的实际情况,创办了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史河科技),公司定位从事特种机器人自主研发,聚焦高空作业领域,旨在研发高空作业机器人,用以替代工人从事高空高危作业,帮助高空作业人员脱离危险、帮助企业解决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问题。 科研之路并非容易,需要不惧困难长期坚持的决心。许华旸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专注技术研发,需要带领团队科研人员,走进高空作业的危险场景,切身去感受高空作业人员的危险、企业风险和行业的痛点,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科研测试和作业现场的实战,往返于实验基地和船舶除锈作业现场,艰辛的探索和工业实践,终于,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曲面适应强磁吸附行走技术、立面空间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多元化爬壁技术、行业工艺包、超高压水射流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完成系列化高空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积累和核心产品开发。 简单来说,高空机器人是一种将吸附功能、行走功能与作业功能相结合的智能特种机器人,它把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场景从传统的海、陆、空拓展到立面空间。而它的应用可以分为工业场景和民用场景。其中,工业场景包括船舶除锈、化工防腐、火电检测、桥梁运维等等,民用场景包括楼宇外墙清洗、玻璃幕墙检测等。工业场景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民用场景则市场空间更大。 苦“炼”三年修成正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历经3年研发,许华旸带领团队成功推出船舶除锈机器人,并通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结果为“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科技成果评价,其主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同时,该产品也获评2021年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最核心的超高压水射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关键技术的攻克,提高了船舶除锈的作业质量和效率,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推动了船舶行业智能化发展,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船舶除锈作业人员从高空高危作业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危险性更低、技术含量更高的机器人操作与维护工作,实现了行业的安全生产、绿色除锈、智能除锈升级。 许华旸(左一)的科研成果获得多个奖项。 在很快的时间里,许华旸这个理工男“让世上没有危险的工作”的愿望和使命,在国内修船行业中实现了。曾经想象用前沿技术改变生活,为高危行业保驾护航,许华旸带领的研发团队他们做到了。 与船舶行业类似,石油石化行业也存在大量的高空高危作业。2019年,许华旸又继续带领研发团队与浙江特检院连续三年开展技术合作,研发化工打磨机器人,旨在帮助石油石化行业的高空作业工人远离危险的工作。 石油石化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为农业、交通、机械、能源、纺织、轻工、电子、建筑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压特种设备是关乎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装备。 面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大型化、高参数、恶劣工况等极端条件下运行的承压设备日益增多,风险急剧增大,而以人工检测为基础的传统安全保障技术存在作业成本高、检测覆盖难、应急能力弱等难题。许华旸带领研发团队,攻克了大型承压设备爬壁机器人吸附、越障、任意转向和可靠行走等多项关键技术,发明了焊缝跟踪和导航方法、磨头预紧力可调控的自动打磨技术,攻克了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创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化工打磨机器人,应用于化工储罐的除锈、喷涂等施工工作中,保障石化厂的安全运营。 基于化工打磨机器人产品的成功研发与推广,许华旸带领团队荣获了2021年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了行业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中国创造”走出国门团队成长有目共睹 得益于史河科技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受到了国外众多企业的关注。2021年,许华旸组建了海外事业部,并受韩国多家船厂邀请参加产品技术展示,此次技术展示获得了邀请方的极度认可,也标志着来自中国的“史河机器人”产品正式走出国门。 2022年,受国际疫情影响,海外业务开展受挫。为打破困局,许华旸将互联网思维首次应用于传统修船除锈业务,提出“船舶除锈机器人云演示”计划,由史河机器人操作人员在各大船厂进行机器人作业直播,并由业务人员实时向海外客户进行同传介绍,向全世界的客户展示我们的机器人实际作业效果,让海外客户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机器人的作业优势。受时差影响,上述直播经常是从晚上10点持续到凌晨4点。许华旸带领海外事业部、工程服务部团队不辞辛劳、昼夜奋战,成功完成多次云演示工作,备受客户好评。 许华旸(中)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展示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成果。 在许华旸的带领下,史河科技从一个清华校内的创业萌芽成长为一个注册资本4213.37万,团队成员200余人的高科技企业,并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Hicool 2021全球创业大赛二等奖”、“2020全球海洋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会员单位”、“2019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TOP10”等多项资质认证及社会荣誉。得益于公司核心技术的突破、产品的成功应用以及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华旸带领的史河科技备受资本青睐,累计融资2.5亿元,投资人包括美团、复星资本、百度风投、熊猫资本等一线VC机构。 许华旸也因带领史河科技实现高空作业机器人产业化,为船舶、化工、能源、建筑等行业的高空作业自动化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评“2021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20年度福布斯亚洲U30成员”“2019年度福布斯中国U30成员”“2019年度胡润百富U30成员”等荣誉。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耐高温电缆接头用防火毯 柔性防火防爆毯隆泰鑫博
彭州ZX7-400M自动转换直流电焊机小轻型家用手提便携式电焊机专业
台湾好汉牌IGBT逆变气保焊机BEM-500/昆山苏州气保焊
供应林肯Lincoln林肯氩弧焊机
埃森普特抽头式气保焊机 气保焊机价格 气保焊机
三麦热风炉.烤箱热风炉.商用醒发箱
山东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设备机械手
德国进口焊条UTP 694焊条2.5/3.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