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车厂扎堆人形机器人赛道,是噱头还是未来

车厂扎堆人形机器人赛道,是噱头还是未来

2023-02-18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429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是不是男人都有一个汽车和机器人的梦,我们难以考据,但雷军已然带着他的小米向人形机器人下手了,且除了雷军,不少车企也入局其中,包括特斯拉、小鹏、蔚来。  大家难免有疑问:为什么车企都来做人形机器人?

  是不是男人都有一个汽车和机器人的梦,我们难以考据,但雷军已然带着他的小米向人形机器人“下手”了,且除了雷军,不少车企也入局其中,包括特斯拉、小鹏、蔚来。

 

  大家难免有疑问:为什么车企都来做人形机器人?

 

  对于车企入场想造机器人这件事,对于技术不甚了解的用户可能并不理解;而忙着创业造车的雷军又为什么来做这件事,很多人也不见得理解。

 

  雷军我们并不陌生,创业圈常年流传着他的故事,作为老创业人,中年创建了小米这个国民品牌,又走得并不十分顺利,造车已然是个“胆大”的决定,又为何做了机器人。

 

  现在正是小米造车的攻坚期,颇受外界关注,按理说,雷军应该一门心思把车搞起来,即便想要加速推进小米的高端化、加速转型,押宝人形机器人这个同样也是烧钱大户的细分产业,两头布局未免太过困难。

 

  不过,从雷军当天的演讲和车企都来做这件事来看,大概是因为车企天然有造机器人的优势。

 

  在演讲时,雷军明确表示,集团自动驾驶部门的很多技术已经应用在CyberOne上,构成了仿生机器人的“大脑”。小米在控制算法、电机、视觉、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发成果,是Cyberone实现功能场景的必备要素,而这些也是小米汽车研发中要克服的问题。

 

  在汽车2024年量产目标还未实现的情况下,聚焦了大量投资人和用户目光的小米,在这个时候适时亮出一些“项目”进度,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更何况,在这个任正非都认为未来三年先活下来、企业生存压力增加的时间点来看,小米同样也需要大众的信心。

 

  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2022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从账面来看,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调整后利润均出现下滑,业务持续承压。反应到资本面,就是投资人和普通股民心有戚戚、信心不足。

 

  所以,聚焦一个面向未来的产业,提振大众对于公司战略和未来方向的信任和信心,是必要之举,人形机器人就是这样一个产业。

 

  小米布局物联网多年,打造智慧家庭是小米生态链的重要目标,人形机器人作为拥有无限可能的“拟人化”产品,无疑增加了新的商业可能。小米下场,不难理解。

 

  从雷军的发言中也能看出来,小米对于这一机器人目前并无量产计划,可见小米抢占人形机器人市场,秀实力的意味更多。

 

  当然,有目标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小米机器人实际技术含量的解读背后,是很多人的质疑。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这一机器人的技术含量远远比不上22年前的阿西莫(丰田开发并于2000年推出的仿真机器人,曾经是日本先进工业和前沿科技研发实力的象征,该项目于2018年停止,并于今年3月“退役”)。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市场,从0到1这个关键一步还远未解决。

 

  走了50年,还要多少年?

 

  从概念到入场,机器人之路不好走。虽然三林在标题中说“走了50年”,但事实上,人形机器人的历史何止五十年。

 

  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最早要追溯到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当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WABOT-1,而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布局,则可始于本田对人形机器人的布局。

 

  1986年,日本本田公司开始研发人形机器人,并陆续推出一系列产品,ASIMO(阿西莫)则是这一系类的终结之作,2000年10月问世,曾接待过多国元首。

 

  阿西莫的光环和荣誉之多,本文囿于篇幅暂不介绍,但毫无疑问,这一机器人的推出无疑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里程碑,象征着日本机器人的最高水平,但囿于造价昂贵(造价高达300-400万美元)、无法量产、商业化遥遥无期等原因,如今只能告别。

 

  雷军在发布会表示,小米的人形机器人目前单价高达六、七十万元,难以走进千家万户,这也能侧面反应出:Cyberone目前能实现的功能,仍然太过简单。

 

  从技术层面来看,已经走过数十年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应用要求之高,远非现在的小米机器人能比。

 

  虽然笔者十分期待国内厂商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一个质的飞跃,但事实上,从过去二十年间的发展来看,机器人可以说是堪堪有了一个模型,所以三林说小米发布的这款机器人,还远未到及格线,也并非无脑黑。

 

  当然,这并非是小米一家的问题。纵观整个机器人产业发展,到今年走过几十年,但仍然很难说在应用上有了质的飞跃。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公司锲而不舍的在做这件事?

 

  无他,需求使然。

 

  在科幻电影中,任谁看到一个能够能够代替自己,去做所有不想做事情的机器人时能不激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杰曾在接受《证券时报》的采访中,以特斯拉即将推出的“擎天柱”机器人为例,介绍了人形机器人的潜力所在:

 

  「“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将对全球机器人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以及它未来的产值是可预测的,人们可以预测全球市场每年有多少百分比的增长,但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如马斯克所说,要让人形机器人达到跟手机一样的普及,它的市场份额将难以估量。」

 

  打扫整理、情感交互、端茶送水甚至做饭......种种需求它都能够满足,而这些需求蕴含着怎样的市场潜力,我们有目共睹。

 

  扫地机从不被看好到如今市场规模超百亿,社交类的软件需求和企业数量逐渐攀升,厨房电器在疫情期间让小家电企业业绩持续飙升,日常生存需求带来了千亿级别的市场。

 

  就像炒菜机器人、蒸烤箱这类厨房电器,倘若有机器人一周不重样地做出美味便当,在大健康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人会靠外卖解决日常生存需求呢?

 

  即便机器人无法取代经验丰富的厨师,也无法代替黑珍珠和米其林餐厅,但谁也不能忽视这背后承载的巨大需求。

 

  不免有人有疑问:只有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方向吗?这些需求一定要由人形机器人来完成吗?

 

  三林以为,我们已然身处一个按照人的尺寸大小设计的物理世界,人形机器人无疑是所有品类的机器设备中,最能适应这个社会形态,几乎也可以说是唯一有机会能真正代替人去做所有事情的机械应用。

 

  从这个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也许真的是未来。

 

  人形机器人:又一场军备竞赛

 

  小米想要量产,但却很困难,人形机器人未来还要多少年才能商业化,我们现在还很难估计。

 

  人形机器人行业涉及到的技术众多,涉及到算法、运动生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等学科,这一赛道和汽车一样,都是烧钱的生意。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深度研发,多是有实力的大厂在烧钱做,在硅谷就有不少企业已经投入其中多年。

 

  不过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就像不管什么行业的公司都开始做光伏一样,大小厂们似乎都瞄上了人形机器人这个赛道。就在五月,戴森宣布要在未来十年推出可以做家务的人形机器人。这让三林想起来戴森早前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囿于技术、资金等等各方面原因,未能成型。

 

  人形机器人要耗费的人力、资源、技术、资金并不比造车少,企业要想涉足人形机器人产业,也许需要有更高的心理预期。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细菌混合微型机器人可在体内递送药物未来有望执行抗癌任务
阅读下文 >> 科大讯飞发布Q20和X3Pro两款AI学习机助力孩子学习省时提效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745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1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