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精选
美的与安川机器人的合资机器人公司宣布解散
从国家企业信息系统中查询到,美的集团与安川电机成立的合资工业机器人公司在6月29日发布了注销备案/公告信息,并且已经成立了清算组,接受债权申报。该合资公司是广东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安川美的),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4000万元,其中安川电机与美的集团分别持股51%和49%。根据安川美的的注销公告显示注销的原因是决议解散。清算备案日期是6月29日,清算负责人是樋上健太郎。(点击查看更多)

国内动态
国家电网:第四代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投入使用
国家电网宣布,第四代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完成首次作业后投入使用。目前,已成功完成双臂自主、单臂人机协同、单臂辅助自主 3 种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并全面投入配网运行工作,有效防范作业中人身安全风险,有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原去哪儿网CEO谌振宇离职再创业,或进军万亿机器人市场
原去哪儿网CEO谌振宇离职再创业。数据显示,2月11日,北京哈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包括原去哪儿网CEO谌振宇、原去哪儿网金融事业部CEO杨淼、原携程集团CTO甘泉等自然人股东。该公司工商披露的股东中,谌振宇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3.98%,甘泉和杨淼持股比例均为11.52%,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最高法院改判小i机器人专利获胜,苹果侵权案有望反转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对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i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系统”专利有效性做出最新改判,撤销此前北京高院二审判决,维持北京一中院一审判决,认为小i机器人专利有效。智臻公司八年前以苹果手机iPhone聊天机器人Siri侵权为由,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该诉讼因“专利有效性”未决,多年来处于中止状态。小i机器人正准备对苹果公司重启侵权案诉讼流程,或要求其终止侵权并给予赔偿。
“80后”木偶戏传人 创新研制木偶机器人
“80后”李秀平是济南木偶戏传承人,她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木偶戏当中,让这门民间古老传统艺术逐渐充满活力。经过不断努力,李秀平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木偶机器人”,木偶可以做出鞠躬致谢等细微的动作表情。移动舞台设计上也最大化做到便捷和智能,实现10分钟内完成整体舞台的收装。木偶机器人和移动舞台只是一个载体。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上岗” 可“千里之外”完成高难度手术
近日,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引进一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7月8日,该院肝胆外科使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为一名51岁的患者完成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但在灵巧的达芬奇机器人的操作下手术成功,患者的创口仅为5个8毫米的小孔。
解放军总医院完成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
日前,记者从解放军总医院获悉,该院骨科医学部陈继营教授、柴伟副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标志着在国产机器人辅助外科领域取得创新突破。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的医院之一,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成功完成世界首例5G技术远程指导机器人辅助全髋置换术等手术。截至目前,他们共完成各类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近400例,占国内同类手术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人工智能“朋友圈”再度扩大 张江机器人谷将成明日世界?
7月11日,张江集团与索道投资在张江科学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服务机器人生态联盟,助力打造“AI+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共同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携手共建科创生态。张江集团和索道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后,将依托张江集团丰富的科创土壤和索道投资雄厚的产业资源,共建服务机器人生态联盟。双方将致力打造“AI+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不定期邀请相关企业在张江科学城举办论坛和路演活动,共同推动“AI+机器人”的融合发展,有效推动AI应用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海南橡胶“一机多树”智能割胶机器人项目一期通过验收
日前,经过近一年的作业试验后,海南橡胶“一机多树”智能割胶机器人项目经智能农业机械专家组一致认定,该项目一期技术运用、创新成果等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正式通过验收。据了解,智能割胶机器人项目由海南橡胶与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经过联合攻关,目前该项目已着手申请49项专利。
“智能机器人”重点项目举行线上研讨会
7月7日,南开大学牵头,苏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同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微纳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举行线上项目研讨会。各课题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详细汇报了各课题的进展情况和研究计划,涵盖微纳尺度定位、驱动、检测、标定与感知等关键技术,基于SEM-TEM联合操作机、基于AFM的纳米机器人系统及基于光学显微镜的动物克隆微操作平台等微纳操作机器人系统,以及生物活体细胞微操作和活性评价。
医生为患者实施手术全程“零接触”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引进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7月8日,该院肝胆外科使用该机器人为一名患者完成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手术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同时,该患者还是一名艾滋病合并乙肝患者,通过达芬奇机器人实施手术,主刀医生全程与病人实现“零接触”,可避免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自体肾移植术在交大二附院成功实施
7月7日深夜,西安交大二附院种铁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四代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下自体肾移植术,这标志着西安交大二附院机器人手术操作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当日上午,西安交大二附院还举行仪式,庆祝该院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突破百例。泌尿外科主任种铁、妇产科主任薛翔、普外科主任陈熹、麻醉手术科主任吕建瑞等专家分享了各自应用达芬奇技术的初步成果和体会。(点击查看更多)

京张高铁迎来了智能检修机器人这个新搭档
6月22日21时43分,智能型复兴号缓缓驶入北京北动车运用所D21-2股道。一个黄色屈臂、全身荧白的智能检修机器人在动车组2位侧地沟内停留待命。随着准备就绪,智能检修机器人缓缓向前,驶向动车组,对动车组车底及关键部件进行快速扫描、识别定位,定位完毕后,机械臂开始工作,从股道重联端向D21-2列位行驶,对每个转向架检修部位进行精确拍照采集、3D处理,开始后续机检作业。自由机械臂可以任意姿态实现对车底关键部件无死角检查。
勤博教育集团一行领导莅临安杰机器人展厅考察
7月6日下午15时,勤博教育集团一行领导莅临深圳市安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展厅,双方就物业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并与勤博教育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共识,未来共同努力构建合作发展的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在智能机器人技术上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科学城忙内装机器人“出手相助”
近日,南京(浦口)科学城总部基地一期项目“请”来两名机器工人代替部分人工,效率大大提高。机器人像一台小推车,伸出长长的“手臂”,最前端则是可以伸缩的抓取装置。只见在人工操控下,机器人夹住楼板,移动到工作区,再旋转90°立于吊顶和地面之间。“一般楼板重约80-400公斤,需要工人抬上简易独轮架推到现场,再合力抬起进行拼接砌筑。机器人省时省力,也降低了施工风险。”刘阳表示,采用机器人砌墙板,人工缩减一半,效率也大大提高。
手术机器人带来“超能力” 工程师和临床医生携手攻关成科研默契搭档
日前,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深度“拥抱”,成立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目前已入驻4个专科团队,部分产品已见雏形,很快就要投入临床试验。项目组正在开展国产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已初步完成耳科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预弯电极植入装置的设计及样机制作。
墙板安装机器人现身南京,可提起400公斤重量
身高1米7左右,体重860公斤,看上去个头小小的,却是一身钢筋铁骨,这就是墙板安装机器人,最多能提起400公斤的重量。7月7日,在位于南京浦口的科学城总部基地一期项目现场,让人见识到了这个小块头的大力量。有了它,能轻松地安装陶粒板,而且又准又快。这是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最新款墙板安装机器人,且首次现身施工现场。
义桥煤矿井下首台巡检机器人投入使用
近期,义桥煤矿在井下1.6米绞车房安装首台巡检机器人,目前正式投入运行,是该矿推动智慧化矿山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该机器人作为自动巡检设备,可连续采集、传输、存储现场的图像、温度、烟雾等数据,实现了对井下绞车房设备硐室及绞车运行的自动巡检,同时利用光缆将数据传输到地面35KV变电所机台,可对数据实时分析及精准预警。
受疫情影响 防疫消杀机器人为高考保驾护航
为了给高考学生们一个安全的考试环境,消毒机器人走进高考网点开展防疫消杀工作。与以往使用烟雾机做消毒不同,机器人执行防疫消杀任务不仅高效还保质保量。据悉,该消毒机器人专为室内外大规模消毒作业防疫研制,具有噪音小、无需燃料、喷洒流量可调、可远程控制等特点,适合各种强氧化消毒液,其喷雾颗粒<150 微米,雾滴的有效沉积可对病毒进行包裹灭活,从而有效阻断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九号机器人滑板车亮相CCTV10《创新进行时》 智慧科技大放异彩
《创新进行时》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新栏目。该栏目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展示创新成果、弘扬创新精神,纪录当代中国科技强国的奋斗历程。《抗疫机器人》是《创新进行时》联合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策划的机器人抗疫系列节目,记录了在疫情期间中大放异彩的机器人抗疫军团。5月27日晚,CCTV-10《创新进行时》特别节目「抗疫机器人二」播出了九号机器人专题报道。
上海特种机器人中心即将揭幕,首设外骨骼机器人实验室等场景
7月,黄浦江畔,一座全新的特种机器人创新中心平台将在这里落成。这便是位于中电科技上海大厦的上海市特种机器人创新中心,也是上海智能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所在地。盛夏时节,这片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新基建”试验场,将正式揭开面纱。
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成热搜专业!
根据《百度2020年高考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高考”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创下近5年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高达248%。报告显示,2020年十大热搜专业依次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大数据技术等。
国外动态
疫情推动,美国知名肉企加快机器人取代人工
美国CDC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5月,美国29个州超过1.73万名肉禽加工工人确认感染新冠病毒,病亡病例达91例。与此同时,肉类加工企业也在寻找长期解决方案,例如加速研发机器人以替代人工。泰森食品位于阿肯色州的总部附近,一个有汽车设计和制造经验的团队正在研发自动去骨系统,旨在处理泰森旗下食品工厂每周被宰杀、去毛和切片的大约3900万只鸡。不过,泰森食品等企业高管都认为,机器人拆解动物尸体的能力尚无法与人类媲美。
Rosé机器人全程“无人接触”将红酒送到你房间
坐落在美国加州希尔兹堡的Trio酒店,为客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享受红酒的方式——Rosé的机器人,她是一款创新性的机器人管家,只需通过触屏向她发布指令,Rosé就可以轻松将酒品送到客人的房间。Rosé可以毫不费力地自动滑上电梯,在完全无人接触、无人干扰的情况下,自主找到客人的房间。传送过程中,她的显示屏上会闪动着一条信息——“我正在为客人做传送服务。”

日本棒球比赛出现机器人球迷 现场尬舞气氛诡异
在东京举办的日本职业棒球联盟(NPB)福冈软银鹰队对阵乐天金鹫队的比赛现场上,并没有观众入场观看, 不过陪伴球员比赛的还有一个特殊群体:机器人球迷。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这些机器人作为福冈软银鹰队的球迷在现场加油助威,比赛前它们还跳起了球队的战舞。两种不同的机器人一共20 多个,一些戴着鹰帽,挥舞着旗帜。在空旷的看台上在领奖台上 “尬舞”给球员打气。不过从画面来看,现场气氛十分诡异。(点击查看更多)

全球最“奇葩”的寺庙,佛像竟是机器人,主持竟是打碟师
在日本一座400多年历史的照恩寺中,佛像居然是一个AI机器人,它的名字叫做Mindar,是一个集现代化科技一体的佛像机器人,研发他的人是大阪大学AI人工智能的教授石黑浩团队。这个机器人主要是用来朗诵佛经的,光是在研发的时候就消耗掉了600多万元,而且它的四肢、头都是可以活动。照恩寺的主持名叫朝仓行宣,是一名著名的DJ手,每当寺院举办直播法会的时候,穿着佛教的僧服,左手拿着麦克风,右手在不停的打碟。
索尼PS工厂:机器人30秒组装一台PS4
日经亚洲报道介绍了索尼在日本的 PlayStation 制造工厂的幕后花絮,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PlayStation 游戏机的制造过程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报道称,这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让位于木更津的 PlayStation 制造工厂每 30 秒就能组装一台 PlayStation 4 游戏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以有限的身份参与其中:两个人将裸露的主板放在流水线上,另外两个人在制作完成后对最终的游戏机进行包装。(点击查看更多)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盘点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云端峰会于2020年7月9日至11日在线上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智能世界 共同家园”。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YOGO末端智能配送系统引注目
7月9日,随着全球首支人工智能MV在开幕式唱响,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现场,除了AI女团出道,三“马”二“宏”同台引起热议外,本次大会的线下机器人特展也引人注目。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YOGO ROBOT)受上海经信委邀请,在开幕式上发布了最新的智能末端配送站,它为楼宇提供高效便捷的无接触配送服务,将AI人工智能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现场斩获了媒体观众的一致好评。
ABB安世铭:人AI技术赋能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
在7月9日至1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总裁安世铭发表了演讲。安世铭就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机器人及其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行业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不断适应快速的变化,得以更好地发展,分享了ABB的最新技术进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更好地响应全球疫情环境下正在加剧的这些长期趋势,把握发展机遇。”
优必选CEO周剑:智能机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载体
优必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夜话现场称,智能机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载体。周剑称,人工智能在新基建中起到的作用不只是物流、疫情防控的机器人,还会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驾驶等场景全面改变未来社会的高速运转结构。“所以我们觉得智能机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载体。优必选科技将从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培养人才三大发力点推进新基建。”
新松机器人董事长曲道奎:人工智能开启一条机器人进入服务行业的快车道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之际,新松机器人董事长曲道奎接受采访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中国进入一个“智能+”时代,机器人恰恰是智能+的巨大应用平台,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应用领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曲道奎表示,对机器人行业来说,要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跨界融合,加速机器人产品智能化进程,真正实现由机器向机器人的进化与发展。
达闼科技黄晓庆:超系统第三个时代是机器人时代 AI是操作系统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日对话环节分享到,超系统的第一个时代是图形界面;第二个时代是乔布斯启动的可触控的用户界面。第三个时代,则是在多模态人工智能的支持下,通过视觉自然语言,甚至身体的运动,人和机器能够形成一个新的用户界面,即机器人。黄晓庆表示,这些机器人可能一开始不会特别聪明,但是能够非常有效地从事一些比较重复性强,技能要求狭窄,恰恰是我们人类最不想干的工作。比如说扫地、站岗、接待,甚至家庭保姆。“所以随着超系统的水平越来越高,我们最终肯定能做出家庭保姆机器人。当然我们肯定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斯坦德机器人带来最新款Oasis系列激光SLAM导航移动机器人
作为专注于工业级移动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也受邀参展,展中斯坦德带来了最新款Oasis系列激光SLAM导航移动机器人,一经登场顿时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该系列产品由斯坦德研发团队匠心智造,依托斯坦德成熟的激光SLAM算法技术,且经众多行业客户的落地项目验证,可为客户生成定制化的具有路径灵活、协调作业效率高、可视化自动管理、自动派单、自主研发全定制等特点的柔性物流解决方案。
图客机器人亮相世界智能大会 “黑科技”助力打造标杆智慧图书馆
在大会分会场的中新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大家通过“云上展馆”身临其境的领略到当代智慧图书馆标杆——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的科技风貌。在今年的中新友好图书馆机器人方阵中,“高大帅气”的图客机器人脱颖而出。图客机器人是全球首台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由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力军教授团队与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发,专为解决图书馆人工盘点图书费时费力的痛点问题。
前沿科技
我国研制出一种可精准控制的迷你软体机器人
2厘米长、0.3克重、身段柔软灵活的小玩意儿,能指哪去哪儿、上下陡坡、负载重物、不惧高温严寒……近日,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薛龙建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可精准控制方向和速度、综合性能极佳的迷你软体机器人,预期可在废墟狭缝、生物体内完成各种复杂作业。薛龙建说,仿生足部结构相当于给机器人穿上了最好的“防滑跑鞋”,不管是在粗糙还是光滑平面上,均能获得足够的抓地力而不会打滑。此外,该机器人还能适应极端温度变化,可以在负载超过其自重50倍的情况下稳定运动。
两种机器人制造方法相结合设计出可容纳20多人的桥梁
细碳纤维缠绕在3D打印的金属框架上,形成了这种混合桥,由上海的大学生使用两种新兴的机器人制造技术制成。参加同济大学 DigitalFUTURES International 2019夏季研讨会的学生与当地研究工作室Fab-Union合作设计了可容纳20多人的桥梁。领导团队的建筑师,同济大学学者Philip F. Yuan说:“机器人制造是一种结合了先进的结构分析和优化方法的高精度制造技术。”
翱翔天空的“小鸟仿生机器人”,仅重42克;未来或用于快递运输
通过观察鸟类的飞行人类得出了很多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国外研究团队就凭借鸟类的启发研制出了一款“小鸟仿生机器人”,名字叫做BionicSwifts,体长为44.5厘米,翼展为68厘米,体重仅为42克。它灵巧,敏捷,甚至可以转圈和急转弯。如果在它的飞行区域内安装了足够多的定位和宽带设备,它将能在这空间区域内自由翱翔,或可用于运送快递
食用级材料和完全降解的机器人研发成功,这种机器人竟然可以食用
奥地利约翰尼斯-开普勒林茨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了一个团队,发明出一种能够食用的机器人。对于以往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更加先进。而且完全采用了食用级材料。同时这款机器人能够做很多工作,先进性令人吃惊。这种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可拉伸电子器件进行操控。而且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可调谐性,以及可变更性。同时这款机器人还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这让机器人的性能有了巨大的突破。
机器人研究员登Nature:8天完成688次实验,独立发现催化剂
近日,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一款「007」机器人,一天二十几个小时都泡在实验室里,8 天就能完成 688 个实验,还自己发现了一种高效催化剂,这款机器人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封面。这款机器人身高 1.75 米,和人的个头差不多,使用的实验设备也和人类相差无几。但它的优势在于,即使每天都泡在实验室它也不会抑郁,24 个小时里有 21.5 小时都拿来工作,剩下 2.5 个小时拿来充电。与其他化学机器人相比,这款机器人的灵活度大大提高,可以在实验室随意走动。(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研发机器人与机器学习算法相连 可和科学家一起做实验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机器人研究员的崛起”的物理研究论文称,汽车装配线上常见的机器人经过改造后,可以在化学实验室内和科学家一起工作。该机器人和机器学习算法相连,能够在给定需要检验什么假设的情况下,选择该开展什么实验。
将机器人放入人类身体,机器人与我们的身体共存
俄罗斯一位发明家发明了微型机器人 ,长度不超过两厘米 ,它能放入血管,帮助我们清除清除胆固醇斑块 ,大致原理是它紧密贴合血管壁 ,暂时阻止血液流动 ,以防止胆固醇斑块溜走 ,而后中间一个类似钻头的装置打开 ,胆固醇被旋转的钻头打碎,吸走 ,再通过导管排出。教授沃里克在牛津的拉德克利夫医院接受了一次手术,将一枚边长为3毫米的硅制芯片植入了左肘皮肤,芯片上100个头发丝粗细的电极与他手臂主神经相连,以接收神经冲动信号。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带来全新织物机器人 可批量生产
哈佛大学怀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所设计的这种机器人织物名为“智能热致驱动纺织品(STATs)”,由密封袋装Novec 7000液体组成。在加热后,液体蒸发,其体积可扩大100倍,从而改变织物形状。但当其冷却后,又会凝结回液体,从而使机器人恢复形态。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可以批量生产这种织物,并对其进行任意几何设计,从而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例如,其可以用于用于治疗外部创伤的绑带,对损伤施加压力,加速组织修复。
资本信息
云启资本与新松投资达成产业战略合作和LP投资
近日,云启资本与新松投资达成产业战略合作和LP投资,将在机器人产业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技术等硬科技方向展开重点合作,助力产业化生态布局的同时,共同推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及工业4.0产业的综合发展。
完成B+轮融资,领跑智能办公,达观数据办公机器人能读能写
达观数据获由深创投领投,软银赛富、宽带旗下基金晨山资本、众麟资本等跟投2.7亿元B+轮融资,在此之前,曾获得真格基金、软银赛富、方广资本、联想之星等投资机构的3轮投资。达观数据是一家为企业提供各类场景办公机器人的人工智能企业,本轮融资将进一步扩大其在产品技术和市场领先优势,强化技术和产品能力,成为中国AI+RPA赛道的领军企业。
市值360亿元!它成为科创板首个手术机器人企业
7月7日,中关村企业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智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发行首日股价最高涨至107.99元/股,收盘价为86元/股,企业总市值达359.8亿元人民币。作为中国医疗手术机器人的开拓者,天智航成立15年来始终深耕与探索骨科临床需求,坚持将创新意识融入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制造的每一环节,并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骨科导航机器人。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氩弧焊焊接机器人 大型全自动工业焊接机器人 价格实惠
博大电焊机ZX7-250S手工焊机200V380V双电压家用小型逆变直流焊机
OTC气保焊机DM350
发电电焊机一体机YT300EW伊藤
上海佳士ZX7-250手工220v家用小型电焊机批发IGBT带数
郑州越达 自调式滚轮架 行走滚轮架 焊接滚轮架
气保焊机 二保焊机 二氧化碳保护焊机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家用
AEQUOR/爱国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 焊接机器人研发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