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预计,下半年,疫情影响短期内难以消失,信息化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字“新基建”将加速区域布局,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服务体系、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将提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新场景也将加速涌现,“大数据+网格化”的基层治理模式会加快形成。
新技术为“战疫”提速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5G网络依托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超高密度等能力助力快速化战‘疫’。5G网络为应急指挥、交通枢纽和医院管理等领域提供通信保障,在远程指挥、远程会诊、大数据管理、防疫机器人、红外线测温仪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电信运营商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北京小汤山医院等地,开展了5G覆盖工程和直播通道建设。杭州、武汉和荆门开展了三地5G远程诊疗,共同探讨救治方案”赛迪智库信息化发展研究室主任许旭举例说。
许旭表示,大数据技术依托数据建模与分析能力助力管理决策效率提升。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疫情分布和发展趋势分析,保障防疫重点区域和人群管控工作精细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信息,帮助企业绘制“客户画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人工智能技术依托算法优势和平台能力助力生产经营效率提升,促进了检测手段和设备设施智能化。例如,百度、旷世、商汤等企业推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红外热成像”的AI测温系统,可提供快速鉴别服务。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器人、自动无人消毒车、巡航宣传无人机等设备加速了普及应用和推广。
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2020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遭受巨大冲击,一季度增加值同比下降10.2%,不少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企业纷纷拥抱数字化转型,主动寻求“数字突围”。
赛迪智库信息化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鲁金萍表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资源供需对接和优化配置。海尔、用友、航天云网等龙头企业发挥自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精准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数据信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交互、物资调配、业务协作。通过智能制造实现企业高效转产、“不碰面生产”。一些企业依托柔性化生产能力和数字化基础支撑,快速实现产能转换,探索形成“人员间无接触”等新生产方式。通过上平台、用平台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快速复工复产。一些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快技术、产能与订单互联共享,通过远程办公、协同制造、电子商务等方式,快速提升企业数字化生产管理水平,有效实现复工复产。
线上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成新亮点
2020年上半年,“宅经济”、“云经济”、“无人经济”和“直播带货”等线上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按下“快进键”,触发了新场景新应用,创造了新契机和新增长点。
赛迪智库信息化发展研究室研究员黄向前指出,以在线教育为代表的“宅经济”大放异彩。在线教育、到家服务、生鲜电商、餐饮外卖和在线娱乐等“宅经济”新模式备受青睐。以云办公为代表的“云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云办公、云医疗、云游戏、云健身、云逛街和云招聘等“云经济”,激发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以无人新零售为代表的“无人经济”备受关注。以无人新零售、无人机、无人车、无人物流、无人银行、无人工厂等为代表的无人经济迅猛发展。据统计,1-5月,我国新增成立无人零售相关企业1827家,新增无人机相关企业3342家。直播带货成为电商发展新引擎,让消费者走进来的“直播带货”模式,成为激活电商流量的重要触点。
“此外,2020年上半年,各地各部门汇聚资本、技术、人才、物资、信息等要素,创新在线政务服务模式,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数字治理模式得到高效应用,在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向前表示。
数字“新基建”将加速布局
“2020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逐步有序到位和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主的数字‘新基建’将迎来发展窗口期。”许旭表示。
许旭表示,5G网络建设将加快推进,5G频率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基站建设步伐加快,新增5G基站将超40万个;5G产业链逐步做大做强,区域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重点产业链环节“补短板”取得突破性进展;5G在远程医疗、智慧教育、工业互联网、智慧旅游、超高清视频和VR、AR、MR等行业中的应用普及将拓展深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同时,数据中心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步伐将加快。融合性技术创新将驱动数据中心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基础设施向高密度、超大规模化方向演进;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数字孪生城市等应用场景需求不断激发,牵引数据中心向服务化、定制化发展;内源性数据治理需求将成为推动数据中心建设效能提升的主要动力。
此外,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将向纵深推进。在“新基建”引领下,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将为社会智能化发展提供人工智能算力支撑和算法服务;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发挥。电网、铁路、公路、桥梁、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步伐将大幅加快,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互联网将加速在地方落地。在《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的指导下,工业互联网将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驱动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将进一步赋能行业发展。”鲁金萍说。
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将提速
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深刻变革,单个企业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转型,构建“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数字化生态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4月份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从能力扶持、金融普惠、搭建生态等多方面支持和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5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7个部门、100多家数字化龙头企业共同启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旨在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金服”的一体化数字化转型生态服务体系。
赛迪智库预计,下半年,“政府部门-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联合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格局将加快形成,基本构建成“方法科学、机制灵活、精准有效”的政策体系,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品服务、要素保障、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将持续提升,企业“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大型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将在搭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丰富工具模型、数据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等将不断优化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咨询、智力支持、标准制定、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金融机构将加紧探索新型融资新服务,构建企业信用监测、产能对接、大数据风控等服务体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濒临中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部分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压力日益加大,汽车、电子、机械、家电、机器人等行业上游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面临断供风险,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迫在眉睫。”鲁金萍表示,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针对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进行了专门研究。
赛迪智库预计,下半年,各地、各部门将围绕健全和完善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加紧部署“补链”、“固链”、“强链”等系列行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完整性和竞争力。在“补链”方面,将围绕高端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力度,提高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自主供给,突破瓶颈制约。在“固链”方面,将加速供应链要素数据化和数据要素供应链化,打造形成“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互补、生产互补、供应互补的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在“强链”方面,将支持优势企业在低成本创新、高效率制造、综合集成、快速交付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中国工业报曹雅丽)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3立方储气罐8公斤 3立方储气罐10公斤
PANASONIC/松下 松下气保焊机YD-350GL3经典款全数字双脉冲气体保护焊机YD-350FT2
电阻对焊机 碰焊机 电焊机
焊接机器人 工业焊接机器人 全自动焊接机械手 机器人焊接系统
矿用380/660V 660/1140V矿用电焊机
北京辉腾ZT20 自调式焊接滚轮架 20吨自调焊接滚轮架 滚轮架厂家直销
志圣真空无尘半导体芯片工业烘箱
聚英环保|水喷淋PP喷淋塔废气处理装置喷淋塔厂家洗涤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