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少峰表示,当前全球能源化工产业格局、市场秩序动荡,产品需求及增速普遍下行,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业绩持续下滑。但中国能源化工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新一轮的炼化扩能蓬勃兴起,大型炼化基地加速形成,炼化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产业新格局正加快重塑。
□能源化工企业积极应对严峻挑战,新一轮炼化扩能蓬勃兴起,产业新格局正加快重塑。
□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趋势逐渐明朗,内外因素变化倒逼石油公司低碳转型。
□我国已启动氢能顶层规划工作,年底预计有超过8000辆燃料电池商务车、100座加氢站进入示范运营。
全球产业布局正处于变革调整期,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及我国产业布局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状况如何?未来将有哪些新变化?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发布论坛上,业内人士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能源结构显著优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少峰表示,当前全球能源化工产业格局、市场秩序动荡,产品需求及增速普遍下行,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业绩持续下滑。但中国能源化工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新一轮的炼化扩能蓬勃兴起,大型炼化基地加速形成,炼化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产业新格局正加快重塑。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能源结构显著优化,基本上可以实现“十三五”目标。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皎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炼化产业正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炼化产能占全球的18%,新材料自给率接近70%。
余皎认为,当前我国能源转型成效显著,低碳能源增量达到70%,碳排放强度下降45%,成品油品质也快速升级。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原油累计进口23亿吨,天然气5600亿立方米,海外油气权益产量2.1亿吨当量,已超过国内原油产量。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潇潇预测,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9.4亿吨,“十三五”期间以年均2.8%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5.8%的经济增长。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刘潇潇说,自2013年起我国制造业比例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能源消费增速下降具有一定的自然性和必然性。但也必须看到,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整体处在偏低水平。
化工产品向高端迈进
据了解,随着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趋势逐渐明朗,内外因素变化倒逼石油公司低碳转型。“十四五”期间,我国炼化行业将进入新增产能全面释放、竞争白热化时期,也是行业整合转型升级期,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将基本完成,化工产品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成为新趋势。
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约54亿吨标煤。其中,化石能源占比约81.2%,比“十三五”末降低3.1个百分点,煤炭占比将下降5.4个百分点至51%,仅天然气占比有所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将持续提升,达18.8%,单位GDP能耗将比2020年再降低约17%。
张少峰表示,从国际环境来看,疫情影响远未结束,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将继续增加。世界石油需求缓慢增长,市场将开启再平衡新周期,油价回升、产能过剩或将使能源化工产业继续面对艰难时期。
“中国能源产业必将进入一个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新时期。”张少峰说,油气产业将进入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深水期,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游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将加速形成。随着油品需求达到峰值,炼油产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向“减油增化”深度调整。石化产业产能规模持续攀升,多元化供应格局日趋稳固,产业合并与升级将加速推进。
疫情对国际石油市场影响深刻,未来5年国际油价将呈现中低位震荡复苏走势。世界石油供需两侧将进入高存量、低增量的新阶段,国际油价将保持高波动、中低位新常态。
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受新能源汽车发展影响,石油需求增速将显著放缓,并渐进峰值;而天然气作为低碳能源,依然保持7%以上的年均消费增速。国内勘探开发投资持续加码,确保近2亿吨的石油产量和5%左右的国产气增速。
氢能产业前景良好
炼油化工行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十四五”期间发展重点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炼油、乙烯能力稳居世界第二,PX产能跃居世界第一,千万吨级炼厂数量增加,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炼化产业集群。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柯晓明表示,未来炼化行业将瞄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快炼油结构调整,以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炼化一体化等,同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将加油站转变为“油气电氢”综合能源补给站。
与此同时,要实现化工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优化烯烃产业链结构、提高芳烃产业链竞争力、突破高端材料技术瓶颈;拓展化工原料多元化渠道,提升价值链空间。
2020年我国已启动氢能顶层规划工作,疫情没有改变氢能产业投资增长热情,20余家大型能源央企跨界氢能产业,年底预计有超过8000辆燃料电池商务车、100座加氢站进入示范运营。
预计2025年前我国氢燃料汽车和加氢站仍以示范运行为主,2035年燃料电池车有望达到百万辆级商业应用规模。
据悉,目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化工等企业已经开始涉足氢能行业,相信通过各类企业的协同创新,我国氢能产业将迎来美好的前景。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加工定制折弯焊接304网篮
广州烽火WSM-315L(IGBT)逆变式直流脉冲氩弧焊机
碳钢焊条¢3.2
群福机电供应WS-200A WS-250A 直流氩弧焊机
ZX7-200家用单电压焊机 手工焊机 电焊机
鹏昊ph-32钢筋弯弧机弯圆的方法 自动氩弧焊机 自动氩弧焊设备
中石油石化TO250A发电电焊机
管道焊接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