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工程师红利”正逐渐取代“人口红利”,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机器人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代表,其发展更是直接受益于“工程师红利”。
节卡机器人董事长李明洋表示,节卡机器人就是一家充满工程师文化的公司, 传承了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自1979年以来的机器人核心技术积累与研发基因,组建了由10余名领域权威专家及百余名资深工程师组成的庞大研发团队,长期服务于客户一线,依据客户现场需求研发、优化产品。
依靠工程师人才储备和创新研发,节卡机器人目前已掌握9大核心技术(无线示教图形化编程技术,视觉安全防护技术,拖拽示教技术,一体化关节技术,碰撞保护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高精度关节伺服控制技术,力控技术),6大核心算法(路径规划算法,轨迹平滑算法,动力学控制算法,安全控制算法,高精度伺服控制算法,末端抖动抑制算法),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节卡机器人的深厚技术积淀不断吸引着资本市场抛来橄榄枝,继2015年获得1500万元A轮融资、2018年获得6000万元的A+轮融资、2019年获得亿元级别的B轮融资之后,2021年1月14日,节卡机器人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
用工程师精神做产品: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2020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14-2019年,协作机器人销量及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8.71%和53.39%。
面对如此快的行业增速,节卡机器人坚持深挖应用场景,响应市场需求,以反馈给研发和生产工艺端,由工程师对此进行严谨、苛刻的开发与测试。
以最大负载为18kg的JAKA Zu 18为例,其诞生机遇便是基于节卡机器人对集成商、终端客户的交流及市场调查。在此之前,人们认为超过15kg负载的协作机器人产品是伪需求:协作机器人的主要目标是替代人工,而15kg负载以上的工作,人工作业较少,因此不是协作机器人主要的工作范围。
而节卡机器人发现某些大负载机器人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与人交互、协作等;而传统工业机器人不仅存在无法与人安全交互协作的问题,其使用体验也较差,无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快速柔性化生产。

节卡机器人华南分公司总经理雷张辉表示,为解决上述痛点,JAKA Zu 18融合了节卡机器人自主研发了双编码器全闭环控制策略、动力学转矩前馈策略、安全控制策略的力矩限制及碰撞检测三大核心技术,自重仅35kg,负载自重比高达1:1.94,臂展为1073mm。
JAKA Zu 18协作机器人还对大小臂杆都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升了强度与刚度,使得在大负载作用下大小臂杆的变形量更小。
解决了协作机器人大负载方面的问题,节卡机器人又了解到,在诸如高端装配、医疗健康等领域,企业往往要求机器人有着更敏感的力感知和力反馈。于是,力控s版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
在机器人末端或底座集成了力控传感器与力控算法,可以提供恒力、法向跟踪和速度模式等多种力控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协作机器人的全臂碰撞检测,最高精度10N,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高精度装配中,例如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等场合,以及复杂曲面打磨、抛光和检测、碰撞测试等领域。
光有触觉还不够,节卡机器人还为协作机器人装上“眼睛”,开发出JAKA Lens系列视觉产品。
JAKA Lens视觉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特征,从而实现2D视觉检测、定位和安全防护;通过高像素的3D相机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通过节卡自主研发的点云配准算法进行处理,实时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位姿,从而实现3D点云配准。
JAKA Lens系列产品已实现缺陷检测、外观检测、工件定位、特征识别、以及三维匹配等功能,可大幅提高生产的柔性制造和自动化程度。
2020年工博会上,新一代节卡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发布,首次提出JAKA S3(Smart, Simple, Small)产品理念,代表了协作机器人开始从“协作”走到“共融”的新阶段。
节卡机器人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集成了一体化关节、JAKA Minicab控制器、JAKA Lens 2D集成相机等协作机器人核心组件,已在3C、医疗、教育、新商业等领域广泛使用。
如今,节卡机器人已从第一代6轴协作机器人小助系列、第二代力控机器人系列,向第三代共融系列升级。
用工程师精神做服务:简单化,易用化
很长一段时间,协作机器人在灵活性和智能性方面远远称不上“好用”,尤其对于首次使用机器人的用户来说,能否学会繁琐的编程便是实现自动化的第一个“拦路虎”。
为此,节卡机器人率先在2017年提出图形化编程技术,开发了JAKA Zu 移动终端APP,将图形化编程应用在机器人示教编程中,无需编写专业代码,只要使用在界面上拖拽图形就可以组成行动轨迹指令,就像孩子玩积木一样简单有趣,实现机器人编程零门槛。
如在JAKALens视觉为用户提供网页版的视觉配置界面,具备目标识别、视觉定位、相机管理、手眼标定等功能,可快速实现2D视觉项目的配置和管理。
节卡机器人开发协作机器人的初心就是“简单易用、机器人使用零门槛。”李明洋说道:“一款好的机器人,应该是人人皆可自由使用。节卡机器人将秉持Just Always Keep Amazing的理念,专注于将机器人普及到全球的每个角落,革新人与机器人交互方式的理念。”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节卡机器人还在组织架构上进行全面规划。2019年8月8日,节卡机器人华南分公司成立,至此节卡机器人完成了上海研发中心、常州生产基地、华南分公司三足鼎立的市场布局。
雷张辉介绍,上海研发中心也是公司总部,位于上海闵行,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两大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不断引领协作机器人技术革新;常州生产基地担负着节卡机器人的生产任务;华南分公司则主要为华南区域客提供销售和服务,为节卡机器人占领华南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国内、放眼海外”,2021年2月1日,节卡机器人日本技术中心在日本东京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节卡机器人树立起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据介绍,目前节卡机器人还在马来西亚、墨西哥设立有海外中心,后续还将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建立更多分支机构,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市场和重要客户。
用工程师精神待客户:讲情义 负责任
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疫情突袭全国,制造业首当其冲,员工复工难、设备不到位生产受阻等问题成为相关企业负责人的“心头病”。为解决客户困难,节卡机器人第一时间组织并制定服务预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例如疫情发生前,节卡机器人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多个技术服务中心,旨在给客户提供“贴身管家”式的优质服务。疫情爆发后,这种本地化服务优势得到体现,根据就近原则选派工程师,连夜和客户一起对现有机器人产线进行优化、改进、升级。
疫情期间,节卡机器人还为多个客户提供定制化、小班制的技术、产品、应用等不同内容的在线培训,一对一远程指导客户调试、维护机器人,保证企业生产。
基于工程师文化的技术、产品、服务思维,节卡机器人在协作机器人市场上俘获了众多终端客户的“芳心”。具体反映在业绩上,雷张辉表示,疫情之下,节卡机器人的业务不但没有萎缩,2020年上半年同比逆势增长了40%左右。
雷张辉表示,节卡机器人本着用“机器人解放双手”的使命,恰好弥补了疫情防控常态下企业用工难的难题,使得2020年成为节卡机器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2021年,节卡机器人将在技术上持续创新,市场方面全方位布局,服务上面做到尽善尽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设备一定是不断进化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协作机器人是未来的终极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是当前社会的智能化产物,集合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又新增全新的特性,将机器、环境与人深度融合,实现共融协作。”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上海东升电焊机ZX7-315mini逆变直流手工电弧焊机家用小型轻便型
焊接机器人编码免费培训自动化焊接机械手效率更高降低人工成本二氧化碳五轴平面式工业焊接机器人学校访学机智能自动焊接设备
东森集团*东森小精灵 氩弧焊手工焊 WS200T 两用电焊机
供应机器人焊接机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 机械手
工厂销售各种直径分样筛 标准筛
仕创艾 光纤激光切割机 数控激光切割机 金属激光切割机生产厂家
日本FANUC M-20iA 工业机器人 川页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大型铸造激光切割机 激光切割机 金属激光切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