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更加关注产品的高附加值,搭建云平台,着眼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展。
2020 年疫情过后,我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将被加速激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大幅降低用工风险,推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01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的分类,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用于制造业生产环境,主要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一般用于非制造业环境,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中期,主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始于八十年代,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数控机床应运而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部件的研究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机器人产业链条上游涵盖芯片、控制器、伺服、感知等,中游包括机器人本体及配套系统,其应用领域涵盖制造业、国防军工和民生服务,下游包括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学会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0亿美元,2014–2019年复合增速达到12.30%。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应用每年将产生1.70万亿至4.50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01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及市场容量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编程或示教实现自动运行,具有多关节或多自由度, 并且具有一定感知功能,如视觉、力觉、位移检测等,从而实现对环境和工作对象自主判断和决策,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各类繁重、乏味或有害环境下体力劳动的自动化机器。
成套设备由工业机器人和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外围及周边辅助设备组成的一个独立自动化生产单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机器人可广泛地应用于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如焊接、机械加工、搬运、装配、分拣、喷涂等。按照机械结构类型,可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能将工人从繁重或有害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解决当前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1982年,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1997年,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式投入汽车业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逐年上升,产业链日益完善。
据IFR统计,2013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如下。
新兴行业自动化趋势带动上游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长。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成倍增长,企业生产制造模式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汽车、3C、家电、金属加工等行业是我国较早应用工业机器人的传统领域,2018年占我国工业机器人分行业销量的75.00%以上。
同时近年来仓储物流、半导体、光伏、锂电等新兴行业的自动化趋势加速,其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比从2016年的17.00%增长至 2018年的22.00%。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的统计,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塑料及化学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销量增速均超过10.00%,增长较快。
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随着下游产业的升级转型正在迎来产业高速发展的机遇。
向中小企业的渗透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革新。目前,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于汽车和消费电子等行业。由于造价、使用、维护、安全防护等方面应用门槛比较高,工业机器人很难被中小企业所采用。
为了降低使用门槛,适应各种生产环境,在更多的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需要不断发展更新。
工业机器人的轻型化、柔性化和人机协作能力是未来的研发重点。随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工艺设计不断创新,以及新材料投入应用,工业机器人正朝着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其精细化操作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随着工业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升,其功能从搬运、焊接、装配等操作性任务向加工型任务逐步拓展,人机协作成为工业机器人未来研发的重要方向。
人机协作将人的认知能力与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相结合,使工业机器人的操纵更加安全、简便,从而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要。
市场容量
2018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85%,达到165亿美元;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0.76%,达到42.2万台,销售额和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IFR 预测2019-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1.85%;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将同比下滑0.24%,但2020年及2021年销量同比增速将回升,分别为11.64%和10.64%。
工业机器人市场在短期内虽有波动,但依赖于长期的自动化及技术改进趋势,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将在63万台左右。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机器人渗透率为0.9%,机器人占劳动力市场比例约为1%,2040年机器人渗透率将达到7%-18%,机器人占劳动力市场比例预计将达到8%-21%。

2009-2021E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同比增速情况
2013年以来,中国始终保持着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这一地位。IFR及行业媒体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36%, 超过北美、日本、韩国占比之和,达到15.64万台,同比增速13.40%。
然而,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相较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按照机器人使用密度(平均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所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为标准,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目前为140台/万人,远低于美国(217台/万人)、德国(338台/万人)、日本(327台/万人)等发达国家。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实现机器人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密度应达到150台/万人以上。
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市场规模将达到391亿元,2017-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3.7%;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978亿元,2017-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9.5%。
预计在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达到29.3万台,2018–2022年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24%。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根据CRIA和IFR的统计,2018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6.20%, 外资机器人销量同比下降10.98%,自主品牌机器人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32.2%,比2017年提高了5.5%。
2019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的份额进一步上升,达到36.00%。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艺的不断创新,其市场空间在未来将更为广阔。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华荣ZX7-250IGBT 逆变直流手工焊机 焊缝美观 家用便携式焊机
低价出售 晟昊超音波电焊机 小型超音波 家用超音波
工业焊接机器人 气保焊自动填丝焊接机器人 氩弧焊接 管板焊接
安嘉焊接机器人自动化-苏州安嘉供应
自动直缝焊机 自动氩弧焊机 自动平板对接焊机
海瑞祥科技 瑞凌焊机 淮南气保焊机MIG270F 不锈钢焊条焊接电缆焊接机器人
WP110 南京顺风压缩机有限公司船用整机
自动送料激光切割机,非金属激光切割机生产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