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工业机器人骨干企业,成立于2007年的拓斯达,公司已从注塑机周边辅助设备,如模温机、冷水机、吸料机、粉碎机、三机一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后期公司逐渐扩展业务,开始为客户提供注塑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OFweekWKW)
从注塑机到工业机器人,不断开拓新品
随着行业应用渐深,直角坐标机器人已逐渐成为注塑过程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拓斯达于2011年引入直角坐标机器人研发团队,开始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直角坐标机器人,并经过三年时间逐步成长为相关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作为创新型科技公司,拓斯达并不止步于直角坐标机器人。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应有场景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多关节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多、需求更广阔。
2015年,拓斯达进军多关节机器人领域。拓星辰1号四轴SCARA机器人是公司近2年在多关节机器人领域的新产品之一。拓星辰1号实现了驱控一体,使得控制箱体积减小了20%,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体积小等优点。
IPD模式提升研发效率,掌握底层核心技术
作为广东省知名高新技术型企业之一,2020年,拓斯达研发费用1.61亿元,同比增长129.83%;研发及技术人员880人,占比高达33.73%,核心研发团队硕士以上学历占比接近50%,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超过90%。
为保持现有研发体系高效运转,拓斯达于早年引入IPD研发流程。IPD研发模式强调集成产品开发的思想,即把涉及产品开发的各方面业务过程、活动、角色、信息等集成运作,以提升开发效率。
与一般研发模式相比,IPD研发模式的主要优势包括产品研发周期显著缩短、产品成本降低、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率降低,人均产出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普遍提高、花费在中途废止项目上的费用明细减少。
据悉,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早于中国,经过长期发展,安川电机、发那科等日本老牌工业机器人企业掌握了包括减速器在内的关键技术。日本在相关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并具有近乎垄断的优势,相比之下,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视觉系统。
IPD研发模式下,拓斯达已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控制器、伺服系统、机器视觉等核心零部件的底层技术。
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空间广阔,拓斯达任重道远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2019年至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到2022年安装量将达到58.35万台。根据一般行业假设,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为整机市场规模的3倍,到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整机与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711.28亿美元。
目前外资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汽车和3C等行业,2018年,汽车和3C行业均出现产量下滑,导致外资品牌受到较大幅度的市场冲击。在此变化下,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6-2020年外资工业机器人市占率由76.5%下降至70.8%,相应的,本土工业机器人市占率由23.5%提升至29.2%。
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势头较好,涌现出一批自主品牌,虽然在技术水平上与领先的外资品牌有一定差距、市场份额较小,但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本土企业研发能力与产品性能持续提升,专注细分领域的本土品牌产品性能甚至超过了外资品牌。随着本土企业在产品和核心零部件方面的研发能力与产品性能持续提升,国产份额逐步提升将成为必然趋势。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便携式氩弧焊机器人
【能擎激光】合肥工业激光焊接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焊接机 光纤激光焊接机器人
佛山强力(康仕达)WSE-315逆变式交直流方波氩弧焊机
日精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双焊把一体500A柴油发发电电焊机
jasic/佳士电焊机无气 家用 NB-200士电焊机无气自保护焊
TSTTST-1 焊接机器人
华远焊机WSE-315LD一体式逆变式交直流脉冲氩弧焊机 一体式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