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展会一直是机器人行业营销以及获取商机的重要渠道,但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量线下展会取消的取消、延后的延后,线下会议亦然。“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我们活动的规模比往届要小了……”不久前,某机器人行业会议的负责人如是说。
但是即便没有疫情,或许会议的规模和影响力也早已大不如前。早些年正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鼎盛时期”,会议无论从规模、到场卡司还是参会品牌,都极力诠释了“机器人热”,到场媒体除了大众媒体和工业类媒体外,机器人行业权威媒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在后来的二三年,首先是很多机器人行业媒体已经不再参会;而且参会或参展企业也大打折扣,相对于此前国内外领先机器人品牌齐聚一堂的“盛况”,参会企业基本靠园区相关厂商或供应商等的“捧场”;此外,相对于市场和行业本身,会议的话题开始更多偏向于国家、地方或相关机构的扶持利好政策。
“市场很冷,选择坚守”
“市场很冷,选择坚守”想必是近年来说起工业机器人行业,听得再多不过的话了,市场不景气,企业励精图治、艰难求生的画面跃然纸上。
在探讨“市场很冷”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工业机器人市场真的冷下来过吗?
从外部因素来看,市场似乎的确“冷了”:工业机器人较为依赖的汽车和3C行业近年来发展不明朗,直接导致装机量下滑,从2018年开始就没有停下“增速放缓”的脚步;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而且,利好政策和资本也不同于往日,大众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其他新兴行业。
但从工业机器人厂商的角度来看,似乎相反: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20年新注册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就有15111家,然而2019年全年工业机器人产量不足19万台,每家仅分到12台左右;受到技术门槛的限制,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同质化非常严重,价格竞争可以说一直处于“白热化”的状态。
即便如此,选择迎难而上和“坚守”的企业依旧非常多。
为什么选择坚守?我们不妨同韩国市场对比。
2010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287台/万名工人,受产业属性(发达的汽车和3C)影响,同年保有量增速从2.7%激增到28%,到2018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快速增长至774台/万名工人,位居全球首位。

2018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起步较晚,201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10台/万名工人,同样乘风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市场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这一数据提高至140 台/万名工人。
尽管增幅显著,但得益于大体量,与领先国家相比,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确有着可观的市场空间,但前景可期显然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
“淘汰”正加速到来
首先从大环境来看,低迷是全球市场的主题。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亚洲依旧为体量最大的市场,中国和韩国的装机量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减少了6.10%,延续了负增长的状态。
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很难达到韩国的高度。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道路和韩国十分相似,最初是政策利好、资本入局,崛起于下游产业拉动。在2010-2018年这段迅猛发展期,韩国得益于其发达的汽车和3C制造产业,强力拉动了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由此一跃成为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
反观国内,发展套路基本相同,也主要依赖于汽车和电子制造这两大产业的需求刺激,然而相对起步较晚,相关产品市场的份额也不大,因此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无法赶上全球发展红利的“快车”,想要达到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
与韩国连续性好、规划性强的发展策略不同,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在发展初期是野蛮生长的。
地域广阔带来的零散发展问题以及“山寨”问题等不可避免,在近年来已经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研发和创新,但“低端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在控制器和减速器这两大核心零部件领域也依旧有待持续突破。
很大一部分国内工业机器人尚无法满足国内用户需求,出口更无从谈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升级也越来越有必要。尽管拥有全球最大体量,但市场认可的品牌已经越来越有限,没有核心技术,淘汰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下行,让淘汰越来越近。
随着时间推移,除了产业内部问题,受到经济下行影响,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为了“换人”而“换人”,即便是来自传统行业的富士康或新兴领域的碧桂园,都不可避免地停掉了“机器换人”的脚步(机器换人,苹果也遇上难题了),这是直接导致装机量下滑的原因。
对比韩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轨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优胜劣汰”很可能来得更快。而且受到2020年疫情影响,这场淘汰可能会来得更加猛烈和残酷,预计面临淘汰或转型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厂商甚至可能超过80%。
从公认的工业机器人“元年”——2014年到今天,已经足足有六年时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大踏步”前进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技术基础不足的弊端,相对于本体和低端化应用,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应当找准自身定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市场良性发展的根基。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焊鼎】焊接机器人 全自动焊接机器手臂 2016款神州中华
娄底市焊接机器人库卡kr240kr240 二手工业机器人
PP焊条 PP阻燃焊条 PP塑料焊条 PP焊丝 PP双股焊条 PP圆焊条 .PP三角焊条
上海通用电焊机MZ-1000R逆变自动埋弧焊机铜芯(图)
专业生产焊接辅机_焊接滚轮架 自调行走60吨滚轮架系列
龙门式焊接机器人 小型焊点机器人
博塔重工供应60吨自调试钢管制造专用液压升降滚轮架
EZCAD3激光控制系统DLC系列打标卡DLC2-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