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机器人被广泛使用,人工智能产业也迅速升温,促使机器视觉行业成为焦点,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加速扩张。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目前我国已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25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7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2.3%。而据中国视觉产业联盟对其会员单位的统计,2019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销售额达103亿元人民币,2013年以来复合增速达31.7%。我国机器视觉行业正在高速、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是指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传感器自动接收并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分析后获取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运动的装置。按功能划分,可分为识别、测量、定位和检测四大类,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
根据产业链划分,上游主要包括工业相机、镜头、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图像处理、算法平台等底层软件;中游分为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下游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汽车制造、食品包装、制药业等领域。
机器视觉行业已成蓝海之势
从全球范围看,由于下游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医药等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25亿美元,2025年将超过192亿美元。
AIA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只有5%的潜在用户使用了机器视觉,余下的95%潜在用户还没有用上机器视觉,全部潜力发挥出来后,全球的市场可达到1200亿美元。
国内方面,受益于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制造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政策利好等因素,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65.50亿元人民币(该数据未包含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77%,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8.36%。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经济环境,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约79亿元人民币。
GGII预测到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人民币,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46%左右。保守预计到2026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
2014-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图片来源:GGII前瞻产业研究院
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正在继北美、欧洲和日本之后,成为国际机器视觉厂商的重要目标市场。目前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占全球的比重突破20%,已经超过欧洲,位居全球第二大区域市场。
机器视觉作为新兴技术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自动化行业一个具备光明前景的细分市场。机器视觉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的优越性在许多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机器视觉赛道一片火热
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调查统计,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机器视觉企业和中国本土的机器视觉企业(不包括代理商)已经超过200家,产品代理商超过300家,专业的机器视觉系统集成商超过70家,覆盖全产业链各环。
2015-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视觉市场
国产和国外品牌占比情况

图片来源:GGII前瞻产业研究院
据统计,2020年我国机器人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242起,总金额约268亿元人民币。其中机器视觉投融资案例20起,涉及投资融资资金16.95亿元人民币。2017-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领域的融资案例数量和融资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融资去向看,3D视觉领域的占比更高,根据前文所述,至2023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人民币,其中,3D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34.28亿元人民币。预计至2025年我国3D视觉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得益于工业控制对精确度和自动化的要求提高,3D视觉在许多“痛点型应用场景”中大显身手,有望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
越来越多机器人企业聚焦机器视觉领域,将机器视觉融入产品,打造手、眼、脚、脑一体化生态产品,依托集成技术,蓄力智能智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年获三次投资的梅卡曼德公司和一年获二次投资的图漾科技。
梅卡曼德在2021年,获得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C系列融资,由美团、IDG资本领投,老股东红杉中国、源码资本跟投,泰合资本持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梅卡曼德在此之前已获得三次大额融资,并成为全球 AI+工业机器人领域融资额最高的公司之一。
梅卡曼德机器人主营“工业级3D+AI产品”,在3D+AI细分领域市占率超过一半。已经在汽车家电、钢铁厂、食品、物流仓、医药、金融等多个领域实际落地上千个项目。
3D视觉引导单SKU单拆

图片来源:梅卡曼德官微
图漾科技在去年上半年,完成绿的谐波领投、老股东磐霖资本和民铢投资跟投的B1轮融资。下半年,图漾科技完成B2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老股东磐霖资本和德宁资本跟投。凭借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极致性价比的3D视觉软硬件产品,图漾科技已经在工业自动化、工业测量、物流科技等多个行业得到大规模应用。
图漾科技产品

图片来源:图漾科技官微
机器视觉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持需依赖于持续性研发投入。高研发投入构建深厚技术壁垒,从根本上来讲,成熟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应用开发两个技术层 面上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奠定了其较高的盈利能力中枢。
机器视觉火爆原因
视觉技术近两年发展迅速。
【图像收集技术进展迅猛】
【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进展迅速】
【深度学习带来的突破】
【3D视觉的进展】
【终端用户使用需求的提升】
【数据上云】
国家政策扶持、应用拓展和企业竞争的共同促进。
自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持续颁布支持政策以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为机器视觉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引导和支持机器视觉技术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在2017年7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这必将给机器视觉市场带来重要利好。
近十年来,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随着国内机器视觉技术与产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等多个行业应用。
相关机器视觉的企业数量也逐年在增长,机器视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国内尚未有出现主导行业地位的龙头企业。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在IFR发布的《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中显示,如今全球工厂中有300万台工业机器人在运行,增长了10%。全球新冠大爆发,新机器人的销量仍小幅增长了0.5%。2020年全球出货量为384000台,这一趋势主要由中国市场的积极发展引起,弥补了其他市场的萎缩。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0年有71%的工业机器人部署在了亚洲,2019年是67%。其中中国的安装量增长了20%,出货量为168400台,这是有记录以来单个国家的最高数值。运营库存达到943223套,增长21%,2021年将突破100万台大关,如此高的增速,预示着中国制造业产业机器人化的速度非常快。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年度出货量

中国机器人密度,从2015年49台每万人,增长至246台每万人(备注:万人为每一万个制造业人口)。因此,在最近的5年,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密度增长的主要驱动市场。目前中国大陆机器人密度,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位列第九。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省机器人密度比大陆地区更高。
时下,机器视觉炙手可热,未来,我国机器视觉的发展依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是黄金赛道。我国国情(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成本提高,用户使用场景的复杂多变)、政策扶持等都为我国机器视觉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不断成熟的技术也会为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供应北洋世纪ZT自调滚轮架
供应逆变脉冲氩弧焊机
广州烽火250交直流二手氩弧焊机 铝焊机 氩弧焊机维修 氩弧焊机配件 广州氩弧焊机
PP焊条 PP阻燃焊条 PP塑料焊条 PP焊丝 PP双股焊条 PP圆焊条 PP三角焊条
汽车保险杠用焊条 塑料焊条包装机
劳士顿ZX7-200s全铜芯手提式家用手弧焊机 逆变直流手工电焊机
WP400 德国绍尔SAUER船用压缩机组合阀
YT300EW柴油发电电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