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厂不简单!
在东方电机冲剪车间里,多台上百吨的冲床正联动进行着1800次/小时的快速节拍运动,同时将约50个5吨重的大钢卷在数分钟内变成一张张形状各异的小钢片。
“可别小看这个‘小钢片’!”说起这个倾注无数心血的项目,东方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晋航如数家珍,“它的生产需要经过微米级的边缘控制和漆膜厚度控制,同时还要通过400V的绝缘高压测试。以前该钢片生产全流程约需要2个小时,而在全新的工厂里,仅需10分钟就能出厂,生产过程也可以说是‘智趣横生’。实现了图像识别质量控制、刷漆温度控制、粉尘控制、有毒气体实时分析和设备状态实时显示,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高安全、全程可控。”
“生产效率提高48%,运营成本降低31.9%,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7%,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57.3%,同时每年能为企业带来超过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李晋航“干货”满满的补充描述,让人对这个近期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的智能制造新标杆,也是国内首个该行业智能工厂,被主流媒体誉为“未来工厂”的定子冲片智能工厂,印象更加深刻丰满。
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该项目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作了报道。工厂顺利运行的背后,是东方电气集团智能制造团队十年如一日对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执著追求,更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乘势而上
风正扬帆正当时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战略目标,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中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强国。”在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东方研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为民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倒逼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疫情发生以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日趋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云办公’‘智能化制造’‘无接触生产’‘互联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从而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作为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东方电气位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责无旁贷。”一直致力于智能装备和集团公司主业产品结合的东方研究院副总经理董娜也深有感触,“怎样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的要求落到实处,我的理解就是抢抓科技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推动“12345”新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转型工程,以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方智慧
潜心深耕终绽放
“十三五”以来,东方电气集团积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平台。旗下东方研究院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了工业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通信工程等多专业融合团队。“我们团队里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天府杰出科学家1人,集团公司首届青年拔尖人才6人,主任研究员10人,高级工程师44人。阵容可以说是很‘豪华’的。”作为东方电气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天团”的带头人,王为民语气谦和。
“我们通过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聚集了一批行业专家、学者,为技术推进保驾护航。技术团队具有智能制造顶层规划设计能力、研制开发能力、工程设计实施能力,为企业提供评估诊断和技术咨询,识别行业痛点,挖掘工艺知识,匹配技术供应方,开展技术导入与培训,全方位保障智能制造项目质量,入选四川省和成都市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说到这支队伍的战斗力,王为民信心满满。
目前,东方电气集团已初步形成了智能产品、智慧生产、智能服务、智慧管理的新业态,并已成功在旗下8个制造型子企业开展了100余个项目的应用实践。同时,加大研究成果在核装备制造、航天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冶金加工和食品制造等行业的推广应用,累计形成7500余万元的订单,引领了离散制造技术应用进步,既推动了东方制造向东方智造迈进,又积极携手各个行业贡献东方智慧。
东方模式
开放协同创未来
东方电气始终坚持“开放协同、智创未来”的方针,在推进智能制造转型的多年历程中,探索出具有东方特色、赋能经济建设的合作发展模式。
东方电气紧跟前沿技术、紧盯市场需求,积极与高等院校和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产业对接。成立能源装备工控网络安全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技术研究中心”“东方电气-电子科技大学5G+高端能源装备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发机构;与中国移动、华为、诺基亚贝尔等知名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共同攻克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打造了“产、学、研、用”产业链条的创新合作模式。
在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联合省内智能制造七家龙头企业,以市场和公共服务为导向,牵头成立四川省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并积极承接政府职能,开展项目咨询、评审和智能制造诊断工作;完成邦普刀具、精密日机、蒙顶山茶叶等四川省重点推进行业的智能制造服务与咨询,发挥优势带动了区域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
积极构建面向电力装备行业的网络协同制造新模式,推动从单一企业制造到多企业协同合作转变;从设计、制造与运维等多项关键技术向一体化集成与优化技术发展;从企业内部运行向平台化管理转变。通过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打造电气装备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形成高度协同的智能生产管控系统,着力构建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智能化转型要推进得又快又稳,还要靠跨专业多部门协同共下‘一盘棋’。”董娜对“节奏”颇有心得,“我们通过‘转思维、创模式、改机制、建平台’的方式,带出了自己的动力节奏。”转思维,就是通过培训研讨、行动式学习等方式,统一思想,建立共识。创模式,就是以市场为指挥棒,联动市场、研发、生产、服务、物资保障等多部门,建立供应链全程协同机制。改机制,就是通过组建东方研究院公司形成专业化的智能制造推进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打造一支生力军。建平台,东方电气正在全力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利用数据资产积累持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东方未来
紧抓机遇展画卷
“要切实抓好智能制造转型工程。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生产环节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以高质量产能替代低效产能。”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202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要求为东方电气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明确了路径。
2020年集团公司智能制造转型计划项目共计19项,目前全部项目均已启动实施。继定子冲片智能工厂这一支红杏,即将迎来的满园春色令人期待,而更令人振奋的是纵有一山更比一山高,东方电气“山高人为峰”的勇气和执着。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集团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安全、自主、可控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及工业软件应用普遍增加,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将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到2030年,将全面建立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实现重点产业板块智能转型。到2049年,将全面实现智能制造转型,使全集团智能制造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在科技创新部部长王晓亮的描述中,近景、中景、远景渐次呈现,东方电气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画卷轮廓清晰又立体。
新时代新发展给东方电气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全面感知、全面数字、全面互联、全面智能为主攻方向,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智慧企业,努力为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及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增效赋能,这是时代赋予东方电气的使命,更是东方电气面向未来的回应。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生产交流电焊机 直流电焊机 发电机矿用电焊机660V电焊机金翼焊机
18千瓦小型手提式家用交流电焊机 BX6-250A微型铝芯手工焊机
供应村田TTRA-25E-80焊接变位机
高速氩弧G-TIG焊接机器人
爱国机器手焊接 自动焊机器人定制 性能稳定 焊接机械人
YT280A发电电焊机3.2-5.0焊条柴油电焊机
杰伟浩**出售转让博塔重工产600公斤变位机一台 5吨变位机一台,聊城提货
重负载型有铁芯直线电机H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