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群工程师与机器人学者联合创立了节卡机器人,这家AI机器人创业公司希望在机器人行业能够“节节胜利”。杰卡的英文名JAKA((Just Always Keep Amazing),是创业者勉励自己,拒绝平庸。公司上下努力追求做出让人惊艳(Amazing)的好产品,让杰卡的机器人“普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今年7月,节卡机器人完成由淡马锡、淡明、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联合领投的D轮融资,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0亿元,同时其也在去年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近日,财联社、《科创板日报》“掘金硬核前瞻未来”栏目走进节卡机器人位于上海闵行区的总部。
▍协作机器人快速崛起
记者一进入展示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节卡标志性的红色。
曾经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四大家族”占据优势地位。不过,随着“人机共融”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协作机器人作为能与人类共同工作、近距离互动的机器人,迎来了发展机遇,是近年快速发展的机器人新兴赛道。创立于2014年的节卡机器人,正是在这股风潮中诞生并成长。
“协作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距今仅10年左右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端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人力成本越来越贵,另一方面后端制造等领域又需要人机协作。”节卡机器人副总裁常莉指出。
“协作机器人不需要配置一定的安全围栏,工作空间较小,对工厂来说坪效更高。工业机器人更多的是无人化操作,与人进行物理隔离。同时在能源方面,协作机器人的耗电量只有工业机器人的三分之一,成本更低。”常莉解释。
从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看,协作机器人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是相互补充和共存的关系。以汽车行业为例,一辆汽车生产出来大致需要经过5个车间:冲压、焊接、喷涂、总装、动力总成。前三个车间讲究高效率的规模化制造,以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为主。而后两个车间涉及到大量的人工场景,成为了协作机器人的需求点。
在当前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协作机器人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2年Q2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总出货量4678台,同比增长8.77%;其中国产3959台,占比85.54%;外资669台,占比14.46%。
“‘协作+工业’的应用,当下仍处于高速发展期。目前公司产品年销量保持倍数增长。”常莉向记者透露。
▍中国机器人密度还仅有韩国一半
除了守好国内市场,近两年机器人厂商逐渐将部分市场延伸至海外。截至目前,节卡机器人已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设立服务团队,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10月26日,节卡机器人面向海外市场正式发布节卡MiniCobo和节卡Pro系列协作机器人。
“日本市场是公司在海外的一大布局重点,主要满足日系车企的业务需求。”常莉向记者透露,“其次的重点市场为欧洲德国。中国、日本、欧洲作为全球三大机器人的产业集群,随着业务的逐步落地,海外这些国家对机器人技术的沉淀,会促进公司整个能力水平再提升。”
从细分行业来看,节卡机器人落地的主要场景为工业制造领域,涵盖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工业电子、以及食品加工和精密制造等行业。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机器人密度246台/万人,排名从第25位上升至第9位。按照《“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增长100%,即450台/万人以上。
常莉认为,“国内的机器人发展空间还很大。排名第一的韩国,其机器人密度为932台/万人,即使中国达到450台/万人,距离韩国还有一半的差距,未来能覆盖的应用场景还是非常多的。”
▍第三产业机器人应用潜力巨大
除了工业领域,机器人在商业消费领域亦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科创板日报》注意到,英国首家24小时无人餐厅今年底将在牛津开业。该餐厅没有服务员,并且无需预订和等餐,机器烹饪只需三分钟就可以做出一道菜。
常莉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节卡在2021年与上海的虹桥街道、合作伙伴熙香已经打造了全国首家AI食堂。
这个虹桥社区AI食堂占地约133.74平方米,包括自助生产区、无人面档区、自助结算区、网订柜取区、数据中台区、智慧小吃机,可实现批量出餐。自助生产区可以烹饪1000多道菜品,智能烹饪系统会自动根据当日菜单识别食材并进行煎烤蒸煮、收汁回温,可同时完成100份菜品烹饪。
“这类社区食堂,以服务保障社区老年人就餐需求为重点,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途径。相比传统食堂,AI食堂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全无人烹饪,可以避免第三方经营或食品安全的潜在隐患,并节省人力成本。”节卡内部人员表示。
此外,教育、餐饮、医疗等第三服务产业也存在对机器人的潜在需求,有望促进机器人行业质量与品类的快速提升。
“教育的需求增长较快,具体需求可以分为高校科研类、本科专业课程的教育应用、高职院校的技能人才培训,以及青少年教育四大部分。”常莉指出。
在餐饮领域,机器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减轻人力成本。常莉以咖啡厅为例。“从星巴克、瑞幸咖啡的门店人员配比来看,差不多30平米的店面配备6-8个员工,分为运营、做咖啡、收银等岗位,每个门店机器人至少可以替代两个人,包括制作咖啡、自动化收银。这样粗略计算的话,未来的市场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元宇宙与机器人互促
当下,AR/VR为代表的元宇宙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相结合,打造面向智能制造的远程解决方案,为工业元宇宙的落地带来了遐想空间。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节卡机器人发布了“节卡元宇宙共融交互系统”,利用场景相机把现场环境实时传输到元宇宙设备中,用户可在虚拟数字空间看到工作现场实况,通过VR手柄及手势识别远程操控物理世界的机器人同步作业。
常莉介绍,这套方案主要在工业、建筑、医疗等领域应用。“我们做元宇宙的初衷,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场景,比如较为危险、难以到达的区域,或者企业招工较难的岗位。人可以远程操作,由机器人来现场执行。此外,我们还探索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让有经验的专家利用医疗机器人对病人远程诊疗,用机器人来完成进行诊断筛查。”
相比工业、商业场景的逐步落地,对于机器人要走入千家万户,常莉认为,还有挺长的路要走。
“智能家居机器人的刚需,主要在看护老人、孩子以及病人等场景,这对于机器人在性能、安全性以及外形智能化等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工业应用的环境较为固定,而家庭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需要机器人具备高感知、高认知,能够快速决策并准确地完成。当下,机器人想要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待解决一系列的落地难点。”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磁吸式环缝焊接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5KG,焊接机器人5KG厂家,焊接机器人5KG价格
定时开关机安卓7寸触摸屏一体机NFC刷卡WiFi
Panasonic电焊机
松下臂展1.4米焊接机器人 日本松下进口机器人TM1400
诺斯NHTR-1000滚轮架
富士龙大型锯骨机厂家直销
诚亦顺激光焊接机器人 焊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