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少龙
再庞大坚硬的机器也可以拥有一双神奇的、柔软的“手”,温柔地抓取食物、采摘果实。4年前,高少龙和他的3名校友,为了将这双柔软的“手”变为现实,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门附近的一间30平方米办公室里,一头扎进了软体机器人研发的蓝海里。
那时候,高少龙还没想到事业能够做得这么大:全球范围内软体机器人制造领域唯二的成熟公司之一,另一家在美国。他觉得,有机会争得行业第一,为什么不努力呢?
软体机器人技术是传统机械行业里颠覆性原理级创新,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形态,酝酿着无限可能。今年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手编撰的《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软体机器人已成全球前沿技术热点。
可在2016年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他们正处在一片空白的“无人区”。
“无人区”里搏一搏,没准儿“单车就变了摩托”
高少龙经常用“哀鸿遍野”调侃读书时的机械行业,虽然逃过了“双手沾满机油”的工作,但留校当老师让刚满30岁的高少龙感觉还是太枯燥了。
一篇由师兄带回的软体机器人技术相关论文打破了这份“枯燥”。“沉寂50多年的机械行业竟然还有这类原理性创新”,当时,实验室里都沸腾了。高少龙也很兴奋,兴奋之余,他很想为了这种“难得的机遇”搏一把,“读机械专业这么多年,我还是有底气的。没准儿搏一搏,单车就变了摩托”。
再三考虑后,高少龙辞了职,和几名校友自筹几百万元启动资金,率先走进了软体机器人研究的“无人区”。这片“无人区”毫无参照可言,一切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取得小成功就向前继续,失败了就换个方向继续走。
起初,他们用市面上的硅胶材料生产了测试夹爪,可抓取异形物品几百次后就坏掉了,根本满足不了工业生产使用。“这怎么能行?”他们不得不从最基础的硅胶材料研发做起。
在几千种材料中多次对比、反复实验,在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中,夹爪的寿命也在增长。可是,“多长的使用寿命才算符合标准?”面对空白的国内市场和信息闭塞的国际市场,高少龙硬着头皮一拍脑袋,“那就300万次”。那时他们还不知道,在美国唯一的竞争对手的产品,寿命为30万次,仅是他们的十分之一。
问题接踵而至,但高少龙选择了“正面刚”。即使让夹爪不分昼夜进行抓取,完成一次标准的寿命测试也要长达3个月。很长一段时间里,夹爪根本不能达标,一次次地重新开始严重拖延了研发节奏。
“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团队再三研究,一个全新的方案浮出水面:把寿命测试搬进计算机程序里。几个月后,这套数字化科学研究体系初见成效,以前笨拙地“苦等三个月”,变成了“喝杯茶”的时间,几分钟就搞定了。如今,公司不仅基本实现了软体机器人数字化设计,产品迭代速度也大大提升。
“小蚂蚁”边吃“大蛋糕”边推动建立行业标准
第一代产品推出,公司客户就主动“送上了门”。
一家机代工厂从当时的一篇微信文章上看到了软体机器人概念,非常周折地找到了他们,下了一笔急单。订单量虽然不算太多,但只给了他们两个月的生产时间。没有自己工厂的他们第一次吃了产能告急的亏,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他们仅生产出100多万元的产品。
“必须要建工厂!”自此两年里,他们建立了两家工厂:一家工厂生产核心产品即柔性夹爪,一家公司生产相关生产线上使用的设备。
慢慢地,开始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客户找上门来,可夹爪的销量却远没有想象中火爆。一家食品公司找来,第一次仅买了8套夹爪,用来做蛋饺分选。夹爪设备在生产线上可以高效率代替人工,“为什么不多配备智能夹爪呢?”原来,生产线上的老设备还没到淘汰期,还不能全部换新,一旦到了淘汰期,生产线改造才能进行。这让他们放下了心,“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市场还是要慢慢培育”。
随着人工成本的持续提高和产业自动化升级的诉求,市场对软体机器人的呼声在不断扩大,软体机器人细分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拐点。没多久,上述那家食品公司又找来,一次性购入300多套设备。
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远比待在实验室里要面临的问题多。一次与客户的交流,让他们发现整个行业有个“很可笑”的大问题:设备维修进行沟通时,他们自己称其为“夹爪”,用户中有人叫它“手指”,有人叫它“执行器”,还有人叫它别的名称。从零部件名称到定损名称,没有任何统一概念,高少龙他们专门查阅了国外的行业相关资料,发现也没有既定的行业标准。“这怎么交流?”
行业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标准的建立,这些年,他们一点点从细枝末节进行标准归纳,推着行业向前发展。
“有时候也羞于说,我们竟然也能成为行业第一”,高少龙至今都觉得,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年产能已达1亿元的他们仍然感觉是“小蚂蚁在吃大蛋糕”,产能上的不足,也将是他们长期面临的问题。
有雄心壮志,但路还得一步一步走
今年,“夹爪”又有了新伙伴——SRT软甲手部康复机器人,帮助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手部康复训练。这款产品是公司正式进军医疗行业的“代表作”。
可最初,公司的新业务方向没有被投资人认可。“一直深耕一个细分垂直领域不好吗?”投资人还是希望他们的项目“小而美、产业链精准”。
高少龙理解投资人的建议,但这个在他们心中盘桓了4年的想法实在难以割舍。经过多方沟通,他们终究顶住了压力,用了4个月时间将这款医疗康复机器人推出,填补了手部康复器具的空白。
之所以研发这款医疗康复产品,是源于他们发现很多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后,家属往往还需要请假3个月去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黄金康复期结束后,他们往往还要面临终生的训练,“胳膊的康复训练可以靠自己,但手部康复必须要有人帮助”。
SRT软甲手部康复机器人是一台主机连接着一只特别的“手套”,患者把这“手套”戴在手上,就可以由机器人协助进行柔性关节训练。高少龙觉得,“康复机器人的销售价格并不高,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感,技术终究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类”。
其实,在这款产品研发之前,高少龙设想过研发假肢。但是假肢的连接处必须由医院进行操作,同时还涉及骨骼支撑,而他们擅长的软体机器人只是“肌肉”层面,于他们而言设计研发周期太长了,“虽然我们有雄心壮志,但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创业4年,高少龙一直觉得这是一段“幸福的旅程”。在他看来,“我们赶上了技术创业的黄金时代,就像软体机器人技术传入国内恰好被我们了解,不是我们选择了技术,而是技术选择了我们。”
“曾经在改革开放的很长时间里,国外一直是我们对标的标杆,学习他们的科技、体系甚至消费市场,这样形成的路径依赖是非常有害的。中国就应该有中国的特点,在技术和产品上永远争第一,不断吸收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技术创业公司的本分。”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固液筛分烧结网 耐高温烧结网
国产定制六轴焊接机器人 认准AEQUOR/爱国
供应芜湖H65黄铜焊条,国标H68黄铜焊条,优质磷铜焊条
供应唐山松下YC-300TSP氩弧焊机_晶闸管控制YC-300TSP氩弧焊机
bw CuAl8Ni2 (HS216))镍铝青铜焊丝耐磨性
福斯特1325 激光切割机 金属切割激光裁床光纤切割机厂家直销
价格实惠 手动脉冲气保焊机 精密脉冲焊机 MIG-350II
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机器人/机械手臂/五轴水平式焊接/OTC焊接机器人生产厂家/智能自动焊接/学生访学机/焊接流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