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西班牙《趣味》月刊3月号刊载题为《机器人100年》的文章,作者系比森特·费尔南德斯·德博瓦迪利亚,文章称,机器人将继续与我们共存,而且很可能不仅仅在未来100年。全文摘编如下:
“机器人”一词出现已经有100年时间。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种机器从科幻变成了制造、空间探索和医疗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来回顾一下机器人的历史,并展望它以人工智能的进步为标志的未来。
根据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350万个机器人与我们人类一起生活,并且所有迹象都显示,机器人的数量很快将成倍增长。
这些机器人大部分工作在装配线上,还有的在家里为我们做家务,有的在天上飞,有的负责查找炸弹,有的正在医院里提供越来越重要的帮助。但是外形长得像人类的机器人很少,而能够自己思考的机器人则是一个也没有。

西班牙国内有多少机器人?这个数字不得而知。全球有890家企业致力于将机器人带到新的领域,开发它们的新用途,其中60多家是西班牙企业。不要惊讶,论起国家的机器人化,西班牙可是在全球排名第十一的呦。
诞生百年
2021年是“机器人”一词诞生100周年。说明一下,这里的“机器人”指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机器人,因为在古代和前现代时期,按照动物或人类外形制造的自动机器有很多。但是在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提出了定义这些机器的“机器人”一词。恰佩克解释说,“机器人”一词的灵感源自捷克单词“robota”,该词的意思是“奴隶”。事实上,剧中罗素姆公司制造的这些机器也是为了帮助人类进行繁重无聊的工作,而且像历史上的所有奴隶那样,它们最后起来反抗主人。
在此之后的100年中,机器人不再是一种科幻。但在恰佩克时代,机械和工业生产正在蓬勃发展,每位作者对机器人的想象都迎合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由于当时这些机器仅存在于科幻而不是现实当中,大家普遍认为,机器人应该与我们长得一样,但是又担心这种复制品会侵犯人类。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机器人实验室教授卡洛斯·巴拉格尔对《趣味》月刊记者解释说,所有机器人研究者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拥有具有陪伴和协作功能的机器人,梦想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但是这个“梦想机器人”在设计和动作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为人体是设计最完美的机制,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进化才形成的,我们不假思索、轻而易举做到的动作在技术上仍然是极其难以复制的。我们的行走运动很复杂,婴儿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看似简单的拿起杯子这个动作,涉及到距离感知、内容识别和方向指导等。如何运动、操纵和感知,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至今仍没有解决。
进入外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能够做这种事情的机器人,或者不能在实践中使用机器人。所有这一切都是逐步发展的,而且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上世纪60年代,乔治·迪沃尔和约瑟夫·恩格尔伯格在美国成立了尤尼梅申公司,该公司研发出一个机械臂,被视为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机器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前主任罗德尼·布鲁克斯解释说,那个重达2吨的机器是“一个巨大而笨重的手臂,可以重复进行一系列运动,并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可以打开一只手爪、抓起一件物品放到另一个地方,或者打开或停止绑在它手上的一个焊机”,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无限次地重复这些运动。但是最初它的发明者并没有想到把它叫作“机器人”,它的商业名字是“尤尼梅申”,被定义为“程序化的商品转移”。
显然,尤尼梅申最好的归宿是工厂流水线,在一个工作日里进行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动作。但是要获得支持并不简单。迪沃尔和恩格尔伯格拜访了46家企业寻求融资,后来他们想到用电影和电视中非常流行的“机器人”来命名他们的发明,终于叩开了商机大门。
于是在196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尤尼梅申,让这个机器人负责在新泽西的汽车生产工厂装配零件。很快,美国其他两家汽车制造巨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也跟随通用的步伐。而尤尼梅申公司又开发出其他机器人,从事零部件组装、喷漆和黏合剂固定等工作。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一个始终伴随机器人以及通用技术的问题开始出现,那就是看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替代的工人和工会发起了抗议。
但是工厂流水线机械化的趋势已然不可阻止,现代工厂及其装配线成为机器人最先进入的领域。在接下来的年代,出现了更轻便更专业的机器人模型。日本人奋起直追,1969年日立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视觉的全自动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根据平面图组装对象。第一个机器人协会——日本机器人协会也在1971年成立。两年后,机械臂开始配备电脑控制的感应器,使得它们能够在安装小体积配件的时候计算触感和压力。日立还开发出为混凝土桩行业使用的自动螺栓连接机器人,这是第一台安装有动态视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此时,机械臂已经配备了关节连接,扩宽了活动能力。1982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开发出世界上首个机器人编程语言AML。
机器人在前进,甚至进入了其他星球。1976年在火星表面着陆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盗”号探测器就安装了机械臂,用来采集火星表面的样品;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第二次飞行中,也携带了机械臂。这些都是令人瞩目的进步,但是很少被普通大众了解。进入新千年后,双足机器人变得流行起来。像2000年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公司研制的仿人机器人“阿西莫”,就拥有走路、跳舞和握手等其他技能。
挑战人类
人形机器人或许更能向公众显示机器人的进步,例如有些机器人已经掌握了单腿独立这样复杂的过程。但我们越来越清楚,人形机器人不再像刚开始人们认为的那样,是机器人设计的必然目标。甚至在科幻作品中,机器人的样子也变得奇形怪状;而在现实世界中,机器人的设计正在远离人类特征。
正如西班牙机器和自动化协会常务董事亚历克斯·萨尔瓦多所说,当我们从零开始设计机器人时,不能在它们身上重复人类的缺点,比如眼睛不必长在头上,而是可以在机器人的爪子上安装一个3D相机,这样就能大大增强爪子的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要忘了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走路的想法,而是把机器人安装在移动工具上,安装在车上,再配上人造眼,这样它就可以在工厂里四处走动,又灵活又有效。机器人可以装配上效率更高的身子、组织结构和过程,现在的研究正朝着这个方面努力,例如三只手、背后长眼睛的机器人。从生物角度来说,人类要进行这种改造很难,但是机器人可以实现。
挑战人类设计的货运机器人已经出现多年了。2005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了“大狗”机器人,它有四条腿,可在任何地形上移动。“大狗”原计划被用于军事行动,可以在感应器的帮助下识别障碍,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运载重达150千克的货物。虽然它从未投入使用,但是帮助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开展项目研究并制造出更加轻便和革命性的机器人,例如六足机器人RHex,以及体积更小、行动能力更强、由人工智能导向的Spot机器人等。
自我学习
不过最着名的机器人应是广为人知的扫地机器人“隆巴”,这款机器人由美国智能机器人公司在2002年研发,为从事家务活动的商业机器人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美国智能机器人公司是一家机器人产品与技术专业研发公司,得到了全球知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技术转移及投资。该公司发明各款军用、警用、救难、侦测机器人,轻巧实用,被军方、警方、救援单位用于各种不同场合。未来机器人的功能将远远超出扫地除尘,它们将带有技术功能,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
自动学习技能主要追求让机器具备学习能力,萨尔瓦多认为,这将是未来机器人的核心要素。还有5G网络,它被视为是在中短期内推动全球机器人发展的最大加速器之一。快速连接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得当前一些新颖产品在未来或可成为日常用品,例如医院里使用机器人来进行心血管手术。
从经济角度来看,家用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巨大,将在未来几年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因为两个主要的机器人服务领域,例如航空航天和自动化,其技术都是非常敏感的。或许最重要的发展领域是协作机器人,即那些能够在工厂和生产中心与人合作、作为助手但不会替代人类的机器人。
机器人将继续与我们共存,而且很可能不仅仅在未来100年。
2020年9月10日,在法国巴黎的软银机器人公司,机器人Pepper展示检测人们是否正确佩戴口罩的功能。软银机器人Pepper通过自带的摄像头扫描人脸,检测对方有没有佩戴口罩,并给予礼貌提醒和指导。新华社发(奥雷利安·莫里萨尔摄)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松下气保焊机晶闸管可控硅变压器载波多功能 气保焊机 电焊
EZCAD3激光控制系统DLC系列打标卡DLC2-V2
ERTi-2 3.2*1000MM钛直焊丝供应发货
郑州越达-300T焊接滚轮架【厂家直销 品质保证】
光纤激光切割机畅销全国 激光切割机厂家
新型逆变式气保/手工/气刨弧焊机 KE-500N
龙镭 200-600瓦光纤传输4轴3D自动激光焊接机,机器人光纤焊接设备
伺服氩弧焊机械手 数控氩弧焊机器人 数控旋转变位焊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