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现场
本次高峰论坛邀请了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姜良、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沈吉鸿、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唐永实、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洪文、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董国宁、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林元芳、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原副巡视员白为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原副巡视员季国平、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薛文进、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区事业总部总经理朱永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亮、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昆山梦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明旭等政府领导、专家、行业协会、企业高层,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群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安徽飞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佛山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默克光电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盟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奥宝科技、莎益博工程系统开发(上海)有限公司、视彩(上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埃眸科技有限公司、海拓仪器(江苏)有限公司、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海康创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捷仕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高新四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迈博瑞生物膜技术有限公司等上中下游核心院校企业代表等共5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显示大咖共聚行业最具价值盛会

海峡两岸总策划、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薛文进,代表本次高峰论坛的主办方对多年以来各界领导、专家、优秀面板企业和行业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同时表示,“海峡两岸新型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和“中国(国际)Micro-LED显示高峰论坛“两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全行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今后将进一步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更大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理事长柯富仁代表主办方通过视频的方式感谢各位嘉宾齐聚一堂一同分享经验,共商两岸乃至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柯富仁表示,“虽然疫情拉开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是显示器则串起家人、朋友、工作伙伴之间的连接,带动了居家办公、远程教学、远程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这也正是显示器科技和相关产业开启一个新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的很好的机会。中国大陆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显示器产业蓬勃发展,而台湾地区具备完整的设备、材料和生态链以及创新研发能力,两岸的显示器产业的合作将会彼此带来更多商机。本次大会延续新型显示器的时代使命,提升显示产业链整合和完善,打造产业链的对接平台。”
“海峡两岸论坛”已经走过八个年头,是新型显示产业的知名会议,已经成为中国新型显示产业最有价值的平台,一方面得益于主办方的努力,另一方面更离不开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沈吉鸿也专程出席本次活动,他分享了 2020年南京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经开区第9位,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4。目前,经开区已落户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外资企业300余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1家,百亿级制造业企业6家,年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是南京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先进制造业的压舱石,也是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目前我们将重点引进以下三类项目:一是引进新型显示产业龙头项目,包括柔性OLED、Micro LED项目等,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引领能力;二是引进新型显示装备共性材料项目,提升产业链的供应能力;三是引进新型显示高端装备项目,提升产业链的创新能力。”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唐永实致辞表示,“今年以来全市新兴显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市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南京不仅具备新型显示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和潜力,还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优秀的营商环境,去年,南京市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10名,营商环境实力进入全国前6,国家创新城市跻身全国前4,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新型显示产业已经成为通往未来智能世界的入口,正在成为升级新型消费、壮大数字经济、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姜良致辞表示,“新型显示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江苏是全国重要的新型显示产业聚集区。2020年,全省新型显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485亿元,同比增长23%,超高清显示、背板驱动、柔性AMOLED显示、偏光片、金属靶材等核心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一批产业链排头兵企业快速成长,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显著提升。未来3-5年是江苏新型显示产业由大到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二是强化产业链协同;三是持续优化市场环境。”
显示产业上下游共谋创新共赢发展之路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到38位权威院士、专家学者和新型显示产业链名企高层代表,共同深入探讨了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趋势,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发展平台,并就前瞻性领域开发创新与应用提出了诸多专业意见。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通过视频的方式,就两岸的交流特别指出,“两岸之间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让做两岸人才交流工作的我更加坚定信心。‘通’是指除了已在实施的‘大三通’(通航、通商、通邮)外,还要推动‘新四通’,应通尽通。‘惠’则是研究推出数量多、力度更大,获得感更强的优惠政策。‘情’是指深化两岸民间、青年人才的交流合作,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大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添加加瓦。“之后,欧阳院士还就当前两岸的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做了深度的分析:“从基板维度看,海峡两岸新型显示从面积上贡献了全世界最大的产能;从显示技术发展来看,液晶显示加上Mini LED背光技术的成熟,各大厂商分别推出Mini LED背光产品,色域和对比度已经可以和OLED产品媲美。“ (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区事业总部总经理朱永铨,先回顾了台湾地区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的显示产业发展历程,并相信未来五年显示行业会给人带来更多惊喜:“除了5G、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觉得很快的那些无所不在的现象会进入所谓的2.0版本,就是显示器本身不会再独立运作了,显示器本身会开始和其他东西做联网,比如和操作系统、IoT联网,这是第一个观念。第二个观念是开始做互动,不会在单方面的显示讯息而已,也可以接受讯息、接受指令,换句话说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应用对象来做不同内容的调整。我这里列出所谓的场域,比如医疗保健、零售、交通运输、娱乐、智能交通等等,你会发现这些场域的要求是很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对刚刚所谈的显示器的硬体和软体要求就会很不一样。同样,要建构这一套东西的人所要具备的场域的知识、经验甚至Knowhow也不相同,所以我们觉得很快有场域经济开始孵化,这就是无所不在的显示器的2.0。”(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亮对近大半年来面板行业趋势做了回顾, “在去年全球经济负增长的前提下,显示产业的增速明显跑于大盘,均实现2位数的增长。以32寸产品为标杆的面板产品的价格趋势,在过去的几个成长周期内,2009年、2014年和2016年上涨趋势分别实现7个月到9个月,而这次后疫情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成长机会是目前面板上涨已经持续10个月以上,而且目前预测二季度三季度仍然是价格上涨的趋势。”马亮提到了目前京东方在LCD、AMOLED和OLED上均有布局,未来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惊喜的体验:“我们将在TV上推出全景、无界、沉浸式体验;在IT领域也将推出我们的新技术,我们提出的是有“氧运动、重塑新形态,我们将在氧化物基础上进一步发力;在手机方面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推出的理念是刚柔并进,一站式体验服务。刚性方面致力于卓越的显示效果、高色域,同时把边框做窄,在柔性显示屏方面大家体验到了我们从柔性1.0到3.0,真正实现产品的内折外折360度全角度折叠。另外,在穿戴、金融、家电、移动互联等方面都会有所突破。”京东方集团已推出了1+4+N的航母战斗群战略。“1”就是一直多年耕耘的半导体显示事业,也是我们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母舰”,基于母舰的智力资本和技术优势,围绕着“母舰”有四艘“巡洋舰”,也就是Mini LED、传感事业、智慧医工、智慧系统事业,这四个事业将是物联网时代重点发力高速成长的事业。在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将推出出不同的事业板块,如车联、互联网金融、工业物联网、智慧园区等方面,物联网的各个场景都将与合作伙伴实现合作共赢。(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东认为,OLED作为大尺寸是未来主流,包括优异的画质、产品差异化设计、产品竞争力都是大家公认的。“从技术发展来看有很多分支,有白光、有QD-OLED、IJP-OLED、IJP-QLED。这都是中间的一个过程,最终每个厂家都有各自的发展路线,但是目前非常明显的是在TV级别的QLED都是印刷工艺,最后我们希望发展成量子点的材料,这样一个整体的体系可能是大家殊途同归的目标。”付东重点提到了目前印刷显示产业国内京东方和TCL华星都有布局,台湾AUO也有布局,日本JOLED也在布局印刷显示技术。这是非常大的前景和市场,也希望业界同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产业化。” (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商业显示事业部总经理林子平,重点提了Micro LED的技术趋势,“从最前面的外延及芯片前制程到转移、封装、拼接显示,芯片的尺寸大小以50 μm为一个分水岭,50μm以下目前没有很成熟的转移工艺,所以必须做到衬底的剥离,所以chip小于50μm,有衬底剥离的过程,把芯片转移到剥离机或者硅机,再加上色彩拼装形成拼装显示。但是50μm以上的芯片有切膜抛选的工艺。” 还指出,“在更高层面来看,Micro LED显示是以LED的产业、LCD产业、半导体集成封装的角色来作为最后显示器产业的集成。现在的主流技术分得非常广,LED的人想做COB的小间距显示,想侵吞的市场也是在LCD的市场,集成电路的人从硅基的地方开发,想做AR/VR市场,LCD现在在剥离机的驱动、TFT的驱动还有QD技术,先做的产品由Mini背光开始,还是回到直显这个应用领域。在整个Micro LED的产业生态中,它是一个跨界,和过往不一样,LED的人不太懂LCD,LCD的人对LED不熟悉,还有硅基的人对两者不熟悉,就需要三者互相交流和磨合,真的要达到最终级的显示器有非常大的难度,因为毕竟产业跨界真的非常大。以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三个维度来看,110寸以上的超大尺寸将成为一个新增的显示市场。” (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资源开发部总监张光生介绍道,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车载面板从2019年的1.63亿片到2025年增长到2.21亿片,平均年增长率是5.9%,随着经济向好还有单车面板数量的增加到今年也将恢复到2019年的情况,从2021到2025年,整体年增长率会达到8.9%。张光生特别提到,“自动驾驶从无到有到L1的辅助驾驶到L2、L3部分自动驾驶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再进入到高度智能化,在不远的将来会走向完全智能化。从独立系统里的单仪表盘和中控台逐渐增加到抬头显示和智能后视镜,再到目前的整合系统里多个显示屏的大尺寸面板整合,正在向以个性化座舱系统发展,显示屏已经成为整个信息集成的输出终端,显示屏也从最初的独立仪表、中控向全景、曲面、立柱到立柱从左至右显示屏的延伸。车载显示从传统的按键、旋钮、接触式触控到悬浮触控到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生物识别、指纹声纹,形成集成化的控制界面。随着显示屏数量的增多,在汽车有限的空间内安全、舒适、个性、美观将是车载显示屏的要求和卖点,体现在多屏化、大屏化、高清化、全屏化、轻薄化、差异化。”(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部总监于宁宁指出,“借鉴第三方咨询公司的数据,包含手机、穿戴、笔电、车载,智能手机从3.4亿到接近5.4亿,而未来5年到底会成长到什么程度。不管怎么样,手机还是主战场,至少短期来看是大家最核心的战场,柔性OLED的成长空间,从2.5亿不到明年会到3.4亿,再到4.1亿。现在OPPO、VIVO数字系列明年可以接入OLED,像荣耀进行产业链调整,那柔性的需求会有增长。”同时,于宁宁还分析了多种柔性技术的特点,并号召产业要协同创新,真正实现对海外技术的超越。另外,于宁宁还重点提到了供应链安全,“在国家间政治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美国的打压直接导致我们一个领头羊受到明显冲击,所以供应链安全是非常核心的。优先布局很重要,比如瑞顶的DDS有先发优势,TSMC是黄色的,UMC是蓝色的,主力现在是在这边。这一块韩系已经做了很多布局,而且透过这个掌控供应链,对于我们而言整个供应链分配或者未来的机会点到底在哪里和怎么配合是要思考的问题。”(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显荣分享了不同于平板显示的另外一个显示赛道,激光显示。根据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刘显荣认为“像激光显示或者激光投影显示这一类技术以他自身的独特技术优势,在超大家用的显示尺寸应用具备天然优势。激光电视从核心层持续提升显示性能包括全色光源、屏幕发声、卷曲形态、8K显示,从产品层继续加强激光画质技术、音响体验、外观造型与社交应用。” 刘显荣也提出,在产业层面,激光电视相对于现有的平板电视国产化程度或者产业链的掌控程度相对低很多,目前面临四大问题:“第一是核心器件国产化:解决四大核心器件/部件国产化,保证产业安全,提升竞争力。第二是组件标准化,目前还没有特别标准化的器件,这也阻碍产品开发和模组通用化。第三是降低系统开发门槛,需要转化成熟的液晶电视/手机行业资源,推进系统层面的进步和简化,吸引更多的产品开发者。第四是规范产品指标,制定关键指标的测试方法和产品规范,提升产品体验和消费者认知。”(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微显示事业部主任/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兵分享了硅基OLED的相关技术。“从去年开始,国家在大力发展5G技术,5G具备高带宽、低时延,这样一个高速的传输网络需要什么样的显示产品的出现呢?我们认为很大的机会就是AR/VR,它同时具备了便携性、大容量需求,可以满足5G大容量方面的趋势,所以在AR/VR显示方面我们也需要新的显示技术,可能需要单晶硅的驱动背板技术以及相应的显示介质。” 而目前有这么多的硅基显示技术,有哪些技术最适合用在AR/VR上的?杨建兵表示,“首先体积不能大。高温多晶硅LCD、DMD都存在被动发光、体积大的问题,最后只剩下Micro LED和Micro OLED。苹果一直在布局Micro LED,但是经过5-10年的发展还是存在彩色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而目前Mini LED各方面比较均衡,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亮度和寿命,但是现在来看在亮度和寿命上有很大机会能够解决。”杨建兵还分析了从器件和光学系统上解决AR/VR显示的瓶颈问题。(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处总监陈志达表示,中国面板制造包括LCD、印刷、量子点、激光显示,上下游的布局非常广泛,从最前端的基础原材料包括阵列背板的制造、LCD的成盒、OLED蒸镀到封装、模组、彩膜等等,整个产业链非常广泛,这是大家共同努力促进中国产业链的发展。而最近几年,龙腾执着于钻研防窥技术,目前有了显著的进展。陈志达系统介绍了防窥技术“龙腾光电的防窥技术,第一代侧面来看是白态的,第二代通过不同的光学控制从侧面看是黑态的,第三代产品就是把产品进一步升级,通过一键切换之后形成更小角度的防窥,包括亮度、功耗方面进一步提升。未来在防窥方面,第一步把效果深化,第二步把产品往手机上做一个推广,今年8月份就会把我们的产品推出来,未来包括在防窥平板以及在教育市场进行防窥,在分区防窥上实现不同显示功能。” (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北京群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琴,从全球范围和中国本土分析了疫情和经济大环境的对显示行业的影响,也带大家看到了更多的机会:“首先从产能看,这个阶段是后疫情时代,LCD和OLED预计产能面积都会增加,随着数字化、IoT的真正来临,增长机会是可以预期的。首先进入IoT融合成长期,不再是单品类的增长,包括从手机横跨到大屏车载和题目,融合性增长会使得大盘的需求呈渐进式回归,2020年和2021年是疫情带来的增长红利,大家可能都会担心未来会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我们认为并不太可能,而是出现渐进式回归,因为融合式增长会让用户对于这个产品的粘性以及换机动力持续存在。第二,在大的融合成长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品牌格局迎来重塑,就是你拥有技术领先性、更强产品竞争力,在以上品类中有生态能力的品牌会有更长足的增长动力。第三,面板市场除了规模上占据绝对主导,我们应该从规模主导向价值和技术主导上调整和突破。第四,我们觉得在上下游合作关系承接以上这三点上,面板产业的主导权应该争取价值和技术,协同品牌重塑的过程中,同样品牌也要争取价值和技术的主导权,所以这种技术关系是天然存在的契机,这个时候我们认为重塑价值链的合作非常重要。最后,我们看到AMOLED和Mini LED的背光预计会快速成长。” (主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异彩纷呈 分论坛汇集材料设备核心力量
上午主论坛行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及面板终端领袖企业高层的精彩致辞和演讲结束后,下午的分论坛内容同样大放异彩。

在TFT-LCD及共性材料论坛上,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松、安徽飞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研发总监黄季仁、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偏光片中国区事业部部长高健益、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刁锐敏、北京北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克军、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杨春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主任林俊良、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部CTO柏泽龙、国星光电白光器件事业部副总经理叶云出席本次会议,并围绕新型显示材料、显示器光学膜领域、偏光核心膜、热成型玻璃、量子点技术、Mini LED等发表一系列演讲,论坛由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松主持。(分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在OLED(含柔性、印刷工艺)及Micro LED材料论坛上,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晶尧、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兼OLED研发中心主任刘嵩、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丞辉、默克光电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显示科技事业部中国区市场部总监黄镐通、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少波、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市东一元、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CTO Esat Yilmaz、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雍、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外延中心总监涂逵出席本次会议,并围绕OLED材料、HDR实现与AM MiniLED BLU驱动、柔性显示、metal mesh 领域、CPI膜领域、Micro LED 衬底等内容发表一系列演讲,论坛由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丞辉主持。(分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在专用设备分论坛上,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LED行业发展部总经理王显刚、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板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周畅、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中心长殷建东、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高级经理宋金林、盟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CTO张亮、奥宝科技大中华地区应用经理蒋士元、莎益博工程系统开发(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丁列、视彩(上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光学测试事业部总经理沈欢、常熟埃眸科技有限公司CEO彭博方出席本次会议,并围绕Mini/Micro LED应用、国产装备、AOI(OLED)检测技术、 显示前制程湿法装备、光刻技术、Micro LED与Micro OLED解决方案等发表一系列演讲,论坛由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LED行业发展部总经理王显刚主持。(分论坛演讲内容,将刊登在官微CSNDIS)
高峰论坛 大咖共谋行业未来
高峰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合作共赢、创新产业链”为主题与会专家和领导针对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产业链卡脖子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期望以本次峰会为基础平台,达成产业链长期发展和两岸合作的目的。
对话嘉宾还介绍了企业核心技术和最新产品,引发了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领袖、上游材料设备、面板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的激烈探讨。

左起为: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部总监于宁宁、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商业显示事业部总经理林子平、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东、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亮、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薛文进、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区事业总部总经理朱永铨、四川龙华光电薄膜有限公司总经理刁锐敏、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奎
同期活动促进产业交流与对接

大会现场,迈博瑞生物膜技术有限公司、海拓仪器(江苏)有限公司、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还展示了核心技术和最新产品,吸引了众多与会观众驻足观看。
5月29日,大会主办方还组织京东方、天马、维信诺、龙腾光电和几十家材料设备企业进行一对一产业链配套对接会,让与会材料设备嘉宾在参会的同时可以精准推荐企业产品,让与会面板企业找寻更多的合作伙伴。
本次会议为产业链合作共赢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更推动上下游企业就产品材料的自主可控、强链补链达成共识。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的产业安全,同时也关乎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政府、协会与产业各方的支持下,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之路必将走得更加稳健。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天津焊接机器人价格表 自动焊接设备
190A柴油发电电焊机/便携式发电电焊机
安卓系统7寸工业平板电脑WiFi蓝牙4G网
焊接机器人,ABB机器人
星脉高科ZX7200迷你型焊機家用电焊机逆变直流电焊机3.2焊条焊钳火爆销售青岛 济南电焊机厂家供应
三角形焊条,深圳焊条,双股焊条,pp焊条,圆形三角形焊条,批发深圳P
米勒350二手氩弧焊机 交直流焊机 铝板焊接 二手焊机 米勒焊机维修 米勒氩弧焊机
工业机器 六轴关节机械手臂 智能工业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东莞机器人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