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未来就业报告称,目前人类承担了全球71%的工作任务,而到2025年,机器承担的工作或将超过人类。该报告预测,到2022年,机器人会取代7500万个工作机会,但是会创造1.33亿个新的岗位。
迎接“机器人+”时代
说起高科技的自动化生产线,人们往往会想到“无人工厂”。但在机器人行业的专家眼里,未来工厂并不是无人的,而是机器人与人类和谐共处。业界专家杰夫·伯恩斯坦恩曾提出“协作机器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无论是制造业、仓储业、医疗业还是其他什么行业,未来一定是机器人和人们一起工作。”未来的公司或者国家,选择完全的自动化来替代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不可能释放最大潜力,一定要二者合作。
一般而言,“机器人+”是指在各行业中引入机器人,使其部分或完全替代人类完成其他行业中高精度、高负荷、重复性、危险性的劳动,以提高生产、生活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机器人可谓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最佳载体。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以集成应用商为主,集中在焊接、搬运、喷涂、打磨等领域,未来在建筑、电子、纺织鞋服等领域的潜在市场很大。国内制造业正逐渐认识到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对工业机器人采用量越来越大,虽然装备的总量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存在差距,但是其增长速度很快,未来中国制造企业将成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用户。

日前,观众在第二十三届高交会上了解一款教育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机器人浪潮席卷全球之时,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当前,“机器人+”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我国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可预期的未来,“机器人+”代表着下一代管理系统的制高点,在互联网思维下,云计算(租用模式)、物联网(自动识别)、大数据驱动(预防与训练)还有生物仿真技术,甚至心理学等,都会在“机器人+”这一高科技产品中,得到完美的结合。
产业前景可期
在“互联网+机器人”的时代,互联网和机器人的相加,是人类实现数字化和物理化的有机结合。要发展这个产业,靠传统思路是很难走下去的。所以,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必须走“创新+创业”的路子。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不只是为集聚一批企业,更是要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好创新、创业的环境。而“机器人+”无疑就是最好的创业环境。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国内机器人市场迅速升温。早在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已达6.8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连续3年位居全球市场首位。目前应用的机器人平台涉及健康、医疗、国防、服务等,机器人已经成为巨大的商业平台。业界预计,未来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总规模将达6000亿元。新的时代确实来临,协作型机器人开始被企业运用。劳动力成本上升、就业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限制等也在加速整个“机器人+”的发展。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实现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业内领军企业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身于机器人产业当中。通过拓展下游应用服务,开拓传统市场接纳新兴生产方式,家电、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是机器人未来应用的主战场。在一般工业应用的新领域,如光伏产业、动力电池制造业,包括酒类、饮料、乳业、糖等在内的食品工业以及化纤、玻璃纤维、砖瓦制造、五金打磨、冶金浇铸、医药等行业,都有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环节和空间。预计未来至少在10到20年内,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和产业规模都将持续增长。
机器人产业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国内外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服务需求与产业升级压力。定制化与开放平台的模式,则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应对各行业智能化的需求。无论是从产业政策角度还是从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机器人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在发展机器人的大环境上,仍需更加完善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上游的制造研发企业面临着专利少、核心专利缺失的问题,与高歌猛进的下游应用市场形成反差。
一方面,国产工业机器人需要更多的扶持。另一方面,企业使用国产机器人也应给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更多机会。由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已经与国外相当,只要有批量,一定能够造就一批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品牌。
为了提升制造业水平,我国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由此,我国全面展开了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建设与布局。面对机器人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各地政府普遍加强了扶持力度。如东莞市政府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企业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这3年共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319个,新增加机器人和其他智能终端29000多台,同时吸引了国内知名企业进驻。而大型企业也已经看准这个商机。美的集团曾对外宣布用40亿欧元收购著名机器人公司库卡81%的股权。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已经完全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此前指出,共融机器人的发展是未来30年科技战略制高点,是中国制造未来重要产业之一。其中,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机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高端医疗装备与康复辅助器具将会是共融机器人发展的重点。
机器人产业的特点是“小产业、大市场、高科技、高效益”,应注重应用和数控系统的研发,给机器人“大脑”。同时加大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发研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扩张迅猛,尤其自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市场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09年起,已经成为受理最多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受理局,并且自2011年起专利申请的增长幅度并大幅增加。面对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要从规划、制度、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切实帮助和支持企业研发核心技术、打造知名品牌,推动机器人产业行稳致远,健康发展。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全球焊接网(www.robot-china.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21-39553798-8007更多>相关资讯
| • 第十届“省图杯”机器人挑战赛举行:人工智能与 | • 也科技RPA机器人促进多个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
| • 机器人产业步入新高地 未来或需“双向发力” | • 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Uber旗下这款送货机器人 |
| • 一君智能机器人获260万元天使轮融资 | • 中科院研发出有“触感”的机器人,成功为猪肝进 |
| • 沈阳自动化所在空间机器人自主操控研究中取得进 | • 手术机器人系列报告一:手术机器人方兴未艾,迎 |
| • 同济大学团队研发无针疫苗接种机器人 希望早日 | • 机器人产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各方抢食“机器人+” |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哈利斯6%焊条
曼彻特METRODE 焊条E9015-B9
大功率激光切割机 ,数控激光切割机 飞速激光
川瑞贝NBC200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单相气保焊机
Jasic/深圳佳士氩弧焊机TIG250S佳士电焊机氩弧焊机( W127)
伊藤YT6800EW电焊机190A柴油发电焊机
单用逆变直流氩弧焊机/双用逆变直流氩弧焊机
金桥焊条 J506碳钢焊条 电焊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