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展会资讯>Impossible Metals展示其“极为轻柔”的海底采矿机器人

Impossible Metals展示其“极为轻柔”的海底采矿机器人

2022-12-12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502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绿色经济亟需大量的电池金属,而它们就在深海海底大量蕴藏。现在已经出现一款新设备,旨在以对世界上最

  绿色经济亟需大量的电池金属,而它们就在深海海底大量蕴藏。现在已经出现一款新设备,旨在以对世界上最后一个未开发的生态系统之一施加最小的影响来收获它们。我们知道几十年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电池相关金属,如铜、锰、钴和镍,实际上就在深海的海底,在巨大的"多金属结核"区域,看起来就像岩石,不比土豆大。
   这些结核被认为是由科学界已知的一些最缓慢的地质过程形成的,包括金属在高氧水平存在下从海水中沉淀。研究人员估计,一个结核需要几百万年才能生长一厘米。

   人类非常需要这些金属,因为我们试图引导现代文明从化石燃料转向更清洁的能源形式,使我们有更好的机会长期生存。陆地资源开始显得紧张和出现一系列问题,虽然有可能在一个闭环系统中回收金属,但未来几十年的绿色转变将需要大量新材料。有许多公司正在制定海底采矿计划,认为采集这些岩石是喂养脱碳野兽的一个更好的方法,而不是进一步破坏地表。
   但是,开采这些深海金属泥不仅在技术上是困难的,而且是极富争议的。海底是一个巨大的生物群落,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基本未被人类触及的地方之一。早期的海底采矿建议往往涉及疏浚或吸入后筛选,把矿石和其它物质全部吸进联合收割机大小的机器里,然后把不是金属的物质从后面吐出来。

   1989年,人们用这种方法对海底环境影响进行了测试,结果很不幸,DISCOL实验在11平方公里(4.2平方英里)的太平洋海域中间耙出了一条8米宽(26.2英尺)的通道。这片海底的生物至今未恢复,而且该试验还显示,由类似挖泥机的机器刨起的沉积物将沉淀在海底,并在采矿区周围数千英里的潜在巨大半径内扼杀海洋生物。

   因此,海底采矿,如果不负责任地进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科学界尚不了解的无数物种来说,将是一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即使不进行挖矿,对以多金属结核为家的物种来说也是致命的。

   公平地说,新生的海底采矿业对这些环境影响的考虑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任何行业。在负责保护和开发海底的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的管理下,已经发放了少量的勘探许可证,但至今还没有商业采矿许可证。
Impossible metals团队与它的概念验证型Eureka原型机   Impossible metals公司是一家试图找到在对周围生物群落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收获金属结核的公司。这家北美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机器人采掘机,它漂浮在海床附近,但实际上并不在海床上滚动,用相机视觉寻找合适的结核种类,用人工智能来确定哪些结核有明显的生命迹象,让这些结核单独存在,用小爪子抓取器小心地将其余的结核从海面上捞起。

   它被设计为在5公里(3.1英里)以下的深度工作,从海面上的一艘船部署,并下沉,直到它在海床的正上方。一旦收集了结核,它将使用一个定制设计的浮力引擎返回到水面并由船带回地面。

   与挖泥机式的操作不同,这些机器人将在海底进行“剥离式开采”,将金属结核拾到海面上后,每次都会访问不同的地点。这个过程会慢得多,但另一方面,Impossible公司可以简单地部署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来增加产量。
   摄像机和人工智能系统试图识别上面有明显生命形式的结核,所以它们可以不被打扰。
   该公司现在已经展示了一个概念证明,在大约25米(82英尺)的深度测试了一个冰箱大小的尤里卡1号自主水下航行器原型,它成功识别并抓住了所需要的金属结核,并将它们带到了水面。

   Impossible metals公司计划在2026年之前开发出其机器人并准备好进行大规模部署,尽管任何实际的采矿作业都可能取决于ISA的批准。这种采矿将不可避免地干扰深海生态系统,并杀死一些海洋生物,但很难想象你如何能以一种比这更谨慎和负责任的方式将这些金属运到地面。而在一天结束时,如果人类想要保持海面或海洋的可居住性,可能不得不接受海底曾经发生的事情的一些后果。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中国充电联盟:11月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环比增加5.1万台,同比增长58.6%
阅读下文 >> 宁德时代有望创下“六连冠” 机器人掀起“智造”新浪潮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656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1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