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专题综述篇:复苏拐点将至,行业前路可期(上)
2、工业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复苏拐点
2.1 工业机器人产量快速回升,下游制造业投资边际回暖
2010年后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稳定增长,行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2008年的全球 金融危机导致制造业投资推迟,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下降至2009年的6万台。2010 年制造业投资释放,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大幅提升至12万。2013年到2018年的5年 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从178,132台上升至422,000台,CAGR达到18.8%。工业 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制造业的扩产和自动化改造,因此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增速与制 造业投资增速相似,也呈现出3-4年的周期特性。
中国大陆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在2010年后快速成长,2013-2018年的CAGR达到 33.3%。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154,032台,占全球总销量 的36.5%,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8年中国大陆的销量较上年同比下 降了1.4%,为201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图表24:工业机器人销量(左轴)与同比增速(右轴)

从供给端看,疫情过后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回暖。2019年初我国制造业固定 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从2018年的9.5%下滑至2019年1-4月的 2.5%,同期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也出现了负增长。整个2019年我国的制造业投资 增速一直维持在低位,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也持续下滑,但降幅收窄的趋势明显。 2020年在疫情过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快速恢复,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 增长10.3%,行业回暖的信号明显。
图表25: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左轴)与制造业投资增速(右轴)

汽车和3C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由于汽车销量的下滑,汽 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9年3月出现下滑,投资增速始终保持低位甚至负增 长。对比历史数据,汽车销量的增速领先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13个月左右,目前 的节点对应着2019年下半年汽车销量大幅下降后降幅逐渐收窄的时期。2020年上 半年汽车制造业投资受疫情的影响较大,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到正轨。此外,疫情 对购置私家车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陆续也出台了 一系列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车企的扩产意愿有望提升,因此汽车制造业的 投资有望持续边际回暖。
图表26:汽车销量增速(延后13个月)与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

受益于5G部署带来的相关需求,我国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 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坚挺,2019年投资增速达16.8%。疫情的冲击不改5G建设的确 定性,第二季度开始3C制造业投资快速恢复,上半年投资额增长9.4%。此外一季度是3C行业的营收淡季,一季度因疫情而减少的需求将逐渐在旺季释放。随着5G 部署的持续推进,5G手机及相关电子设备的需求量有望快速增加,继续拉动3C制 造业的投资。
图表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疫情后快速回升

2.2 领先指标印证复苏拐点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出口国,根据JARA的数据,2019年日本工业机器人 的出口占比(按金额)为69.2%。中国是日本工业机器人最大的进口国,根据瑞穗 研究所的数据,2018年日本出口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占总出口的40%左右。由此推 算日本工业机器人约有30%左右售往中国,因此我们认为日本工业机器人定单额 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需求情况。自2019年第二季度起,日本 的工业机器人定单的降幅快速收窄,自2019年11月起连续正增长,反映出工业机 器人市场正在复苏。2020年以来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额的增速波动较大,5月份 出现负增长,我们认为这主要与疫情的扰动有关,不改行业逐渐复苏的格局。
图表28:日本工业机器人定单额(左轴,百万日元)及同比增速(右轴)

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电机的情况来看,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 安川的运动控制、机器人两大业务的订单降幅快速收窄,2019年第四季度运动控 制业务的订单实现了正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扰动订单增速有所下降。安 川来自中国的订单的降幅自2019年以来快速收窄,反映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 求的回暖。
图表29:安川电机订单同比增速(%)

图表30:安川电机来自于中国的订单同比增速(%)

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最核心、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之一,而Nabtesco是全球RV减速 器的龙头企业,产品在大中型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约60%,因此可通过 Nabtesco精密减速器的订单情况对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端情况进行预判。Nabtesco 精密减速器订单的降幅自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收窄,并在2020年第一季度大幅增 长12%,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增速在疫情后的快速回升的情况相吻合,侧面 反映出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在复苏。
图表31:Nabtesco精密减速器订单增速

3、工业机器人向中低端领域渗透,产业链迎来国产化良机
根据IFR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平均密度为99台/万人,制造业强 国德国、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均在330台/万人左右。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年 中国大陆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65台/万人,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制 造业的自动化水平远不及欧美日韩等制造业发达地区。我国制造业规模巨大而自 动化程度较低,意味着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尚有大量的市场潜力:2018年我国 制造业就业人数约9954万人(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 数),若能达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200台/万人左右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则中国 大陆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199万台,而2018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机器人保有 量仅为65万台左右。
图表32:2018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人)

汽车行业是我国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但我国汽车产业中的机器人 渗透率仍相对较低。2017年传统的汽车制造强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 在汽车产业中的机器人密度均在1100台/万人以上,而加拿大的工业机器人密度 更是达到了1354台/万人。西班牙、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汽车产业中的 机器人密度也在900台/万人以上,而中国大陆地区的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仅为 634台/万人,与我国汽车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符,可见我国汽车产业中的机器人渗 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表33:2017年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人)

工业机器人加速向一般工业(非汽车行业)渗透。2019年汽车整车、零部件、电 子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下滑,家电、汽车电子、半导体行业的需求上行但整 体增速较低,而金属加工、医疗、光伏、仓储物流、锂电等行业均实现了高速增 长,工业机器人的下游应用领域更加多元。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造成的复工复产 延期、物流运输受阻等因素对下游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也加速了工业 机器人在物流、医疗用品等领域的应用。根据MIR的数据,预计2020年物流、医疗 用品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增长率分别为20%、26%,半导体、太阳能、锂电领域 的增长率预计也将在10%以上。
图表34:2019年我国主要下游行业工业机器人产品增长情况

工业机器人向一般工业领域拓展,产业链迎来国产化良机。汽车制造业对工业机 器人的本体及系统集成的要求较高,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的本体市 场基本被国外厂商所占据。相对而言,非汽车制造的一般工业领域对机器人及系 统集成的要求较低,而且一般工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众多,单批采购规模小、种类 分散、价格敏感度高,一直以来都不是国际龙头企业开拓的重点。而国产机器人 在性价比上具有优势,性能也可以达到要求,比较容易切入中低端的一般工业领 域。根据IFR的数据,2018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在金属和机械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 等领域的占有率远超国外产品,可见国产产品在中低端市场具有优势。随着工业 机器人加速向中低端领域渗透,国产机器人本体有望迎来发展良机,国产核心零 部件也有望与国产本体协同发展,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并向高端领域延 伸。
图表35:2017、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供应情况(上图:按工业领域分;下 图:按工作类型分)

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而工业机器人价格持续下行,“机器换人”的成本优势 凸显。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劳动成本螺旋式上升。而随着以“四大家 族”为代表的国外本体企业在中国设厂扩布局,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向中国大 陆转移,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也在持续下行。根据2014年出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 及应用》,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年均成本将在第三年与普工基本持平。而随着2014 年后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工业机器人价格的下降,目前采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 的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图表36:使用机器人与普工的年均成本比较
图表37:制造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
4、日本的发展历程与启示: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走向快速普及期
4.1 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地位,同时日本也是工业机器人的应 用大国。根据IFR的数据,2017年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交付了全球一半以上 (约55%)的工业机器人,而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也高达29.72万台,是仅次 于中国大陆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
1962年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同期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劳动力不足的 问题,因此诞生于美国的工业机器人迅速被日本所接受。从1967年川崎重工引入 机器人技术开始,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引入期(1967-1970):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从美国引进了机器人及其技术,并建 立了生产车间。1968年,日本试制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实用期(1970-1980):通过持续的技术消化,日本工业机器人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日本大规模推广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电子、汽车等强势产业中的应用。日本的工 业机器人的年产量从1970年的1350台迅速增长至1980年的19873台。
普及期(1980-1990):日本工业机器人进入了繁荣鼎盛的时期,各个领域都在推 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日本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保有量和密度快速提升。
稳定期(1990-):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基本饱和,保有量增速放缓甚至负增 长。与此同时日本工业机器人企业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出口市场逐渐成为支撑日 本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力量。根据JARA的数据,2005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出口 占比为61.3%,2010年增长至76.2%,此后出口占比基本保持在70%上下。
图表38:日本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左轴)及密度(右轴)

图表39:日本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左轴)及保有量增速(右轴)

4.2 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类似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
日本能够成为“机器人王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业层面来看,日本在1970 年左右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面临着较大的产业升级的压力,需要在进行产业 结构升级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自身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 地位。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 损耗,因此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就成为了日本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2019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GDP占 比分别为7.1%、39.0%、53.9%,与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1970-1980年类似。同样的,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进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压力,自 动化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内生动力,推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实现产业 升级的大势所趋。
图表40:2020-2019中国GDP构成(%)
日本社会的高度老龄化也是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常认为,当一个 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 龄化。日本自197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此后日本的人口结构不断恶化,目前日本 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5年日本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2006年超过20%,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另外,日本的 老龄化速度也很快,人口老龄化率从7%上升到14%仅用了24年。日益严峻的老龄 化问题使得日本迅速接受并且积极推广工业机器人的使用。
我国也在2001年进入了老龄化,2019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1.47%。根据日 本内阁府发布的《高齢社会白書》,预计我国将在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老龄化率从7%上升到14%的时间同样也是24年。从老龄化程度和速度来看,目前 我国的老龄化阶段与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相似,我国也将面临对劳动力密集产业 进行自动化改造的现实需求。
图表42:主要国家老龄化率从7%上升到14%的时间

图表43:中国与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为65.2台/万人,接近日本1984年的水平。综合产 业结构、人口老龄化程度、工业机器人密度等因素,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 人产业无论是发展现状还是社会环境,都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快速普及期相似。 复盘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史,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也将进入类似于日本上世 纪80年代的全面推广、需求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
图表44:日本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及密度情况

图表45:中国大陆地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及密度情况

注: 1995 年及以后的增速为 5 年复合年均增速
5、投资建议与公司梳理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在疫情后快速恢复,下游制造业投资持续边际回暖,各项前 瞻指标也验证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复苏拐点将至。在工业机器人本体与核心零部 件方面,随着工业机器人加速向中低端领域渗透,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占有优势的 国产本体企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同时也有望带动国产核心零部件的协同发展。建 议关注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批量销售的本体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在系统集成方面,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的国产化率较高,市场空间大,有望 率先受益于制造业投资的回暖。但系统集成领域竞争者众多,未来行业将面临整 合,建议关注具有规模优势、客户优势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龙头企业。
图表46: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公司梳理(数据截止至2020/7/31)

6、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制造业投资不及预期风险,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风 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来源:万联证券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星脉高科ZX7200迷你型焊機家用电焊机逆变直流电焊机3.2焊条焊钳火爆销售青岛 济南电焊机厂家供应
【飞速激光】 激光切割机厂家,金属激光切割机,碳钢激光切割机
三门峡 不锈钢焊接机器人 管道焊接机器人
无锡隆宝专业供应滚轮架
250a汽油发电电焊机 大泽动力TOTO250A发电电焊机汽油发电焊机组施工
瑞凌氩弧焊机WS-250S家用小型氩弧焊机保证 瑞凌
美蓝环保MLWF70 高负压除尘器 焊接机器人除尘系统 滤筒除尘器
,华荣ZX7-250IGBT 逆变直流手工焊机 焊缝美观 家用便携式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