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板作为中国半导体崛起的第一步,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面板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要求较高,需要依靠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面板产业在国家政策、资金以及技术等全面支持下飞速发展,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占比接近七成,成为全球第一大面板产业集中地,成功洗出日韩台厂商的落后产能,摆脱了卡脖子的历史问题。大陆液晶面板产业从无到强的成功是中国半导体崛起的第一步,发展面板产业不仅是经济需要,更是国家产业安全的需要。伴随国产面板龙头厂商在面板产业的话语权逐渐增强,未来大陆面板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2.产业转移国产面板份额提升,行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显示面板产业向中国转移,国产厂商话语权不断增强。面板经过30年的产业化发展,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目前逐步向中国大陆集中。在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以及维信诺等国产面板厂商的带动下,大陆面板份额不断攀升。LCD领域随着韩厂退出,国产10/11代线满产,京东方及TCL华星全球份额达到40%以上,未来大陆LCD市占率将达到6成以上。目前来看,LCD从技术以及成本方面考虑,仍将是未来主流技术,国产龙头的未来盈利确定性高;而在Mini LED/OLED等新兴领域,国产厂商加速追赶,客户进展顺利,将带动整体产业链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3. 千亿材料市场,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显示材料是显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日韩厂商,国产显示材料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全球显示材料市场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包括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驱动IC等,国产份额占比较低。我们预计随着面板产业逐步向大陆集中,国产龙头厂商掌握行业话语权,将加速推进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叠加面板行业整体的景气度上行,我们认为国产面板材料厂商将长期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面板产业转移叠加行业景气度向好,国产面板材料厂商将迎黄金发展期。在国产化进程下,建议关注细分赛道龙头厂商:三利谱、八亿时空、激智科技、杉杉股份、万润股份、双星新材。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报告目录







核心观点
面板显示产业向大陆集中,国产面板产业链受益。面板经过30年的产业化发展,从日本到韩国、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目前产业整体已发展成熟,很难再会出现新的产业转移地。LCD高世代产线中,中国大陆数量占比最高,其中包含大陆独占的业内最高世代10.5/11代产线,凭借高世代所带来的技术、成本化优势,以及其高昂的资本开支,国产厂商已在LCD领域构建了非常宽阔的护城河。日本厂商因面板产线越来越高的资本投入早已退出竞争行列,韩国厂商也因大陆10.5/11代线带来的成本价格冲击退出LCD领域转向OLED,中国台湾厂商则只能依靠老产线在小尺寸领域谋求差异化竞争机会。因此在LCD领域,未来不仅暂无新的进入者投建产线,现有对手也逐渐退出竞争序列,LCD供给侧迎来巨大改善,未来整体供给平稳。OLED领域,国产面板龙头加速追赶,京东方、深天马、TCL华星、维信诺以及和辉光电等厂商大力发展OLED业务。据Omdia中国现已成为仅次于韩国的全球第二大AMOLED生产基地,并预计将于2024年赶超韩国。
伴随国产面板厂商在全球市场逐步掌握话语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地位大幅提升。国产面板材料目前相较于日韩厂商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实力落后,发展空间大。如偏光片,经测算随着国产厂商现有产线满产,我国偏光片年需求将达到4.4亿平方米,目前国产化率不足20%,替代空间大。我们认为随着国产面板产业的逐渐成熟,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我国面板材料厂商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铁锚
大桥
金桥
京雷
天泰
博威合金BOWAY
马扎克Mazak
威尔泰克
迈格泰克
斯巴特
MAOSHENG贸盛
Miller米勒
新世纪焊接
西安恒立
上海特焊
新天激光
海目星激光
迅镭激光
粤铭YUEMING
镭鸣Leiming
领创激光
天琪激光
亚威Yawei
邦德激光bodor
扬力YANGLI
宏山激光
楚天激光
百超迪能NED
金运激光
LVD
Tanaka田中
BLM
易特流etal
百盛激光
Messer梅塞尔
PrimaPower普玛宝
大焊 焊机匠心品质 精工之作 行家之选
川崎工业焊接机器人 焊接管架
上海通用电气 全焊机系列展示
创力 CANLEE光纤激光切割机
全自动焊接流水线
松下 旗下LAPRISS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
KUKA 库卡摩多机器人流水线作业
YT6800AEW柴油发电电焊机供应商
焊接控制系统
供应越达KTZ-40滚轮架 耐磨耐用厂家直销
生产单双层丝网过滤筒工厂
安川motoman 重庆安川焊接机器人
长治锻压二手卷板机滚轮架铣边机法兰机变位机焊接十字架操作机
力丰搅拌机/力丰拌粉机/力丰打粉机
全自动otc焊接机器人 实力厂家 非标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