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售价2.5万美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前景几何?

售价2.5万美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前景几何?

2022-06-24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709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美东时间6月21日,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接受彭博总编辑John Micklethwait的采访,并确认特斯拉将于今年9月30日推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原型机。受此消息影响,大洋彼岸的A股机器人板块近两日大涨。今日收盘,传统工业机器

美东时间6月21日,“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接受彭博总编辑John Micklethwait的采访,并确认特斯拉将于今年9月30日推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原型机。

受此消息影响,大洋彼岸的A股机器人板块近两日大涨。今日收盘,传统工业机器人中技术领先的减速机厂商绿的谐波喜获20cm涨停板,申万机器人板块中18只个股中有12只飘红,5只个股涨超7%。

国盛证券研报分析认为,从相关产业链分析,人形机器人涉及到自动驾驶、视觉导航、传感器技术等多个技术融合,机械产业链方面主要涉及到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驱动器等)、机器视觉等方面,根据工控网数据,按成本拆分,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本体制造分别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24%/12%/35%/23%,其中上游核心零部件成本合计超70%,随着机器代人浪潮加速,我们认为相关产业链具备较大成长潜能,尤其是上游核心零部件有望直接受益。

其实早在去年8月,马斯克就在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发布了特斯拉机器人。据马斯克介绍,擎天柱是高约172厘米、体重约56公斤、负载20kg的人形机器人,身体由轻量材料覆盖,头部为扫描外界信息的屏幕,双手功能已达到“人类水平”。在软件层面,该机器人采用特斯拉Dojo(道场) 机器学习培训系统,芯片为自研AI训练芯片D1。

同时,擎天柱还将和特斯拉共用自动驾驶软件系统(FSD)以及摄像头系统。

“特斯拉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公司,因为我们的汽车就像轮子上的半感知机器人。”马斯克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充满自信,预计擎天柱量产后,其成本比汽车还要低,售价约为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74万元)。

事实上,马斯克将人形机器人项目视为特斯拉今年首要目标,在接受彭博采访时称,自己和特斯拉团队正在加速推进机器人项目进程,确保擎天柱在9月底能面世。

为何马斯克急于推出一款人形机器人?按照马斯克的设想,擎天柱将代替人类从事“危险、重复、无聊”的工作,既可以给特斯拉拧螺丝,也可以帮助人类去买菜,甚至成为人类的“伙伴”。今年9月推出原型机后,预计明年擎天柱可能在部分应用场景使用,随着项目进一步发展,预计2025年擎天柱的应用场景将快速增长。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马斯克“不务正业”,特斯拉超跑、皮卡、重卡项目已数次跳票,具体量产时间尚不知晓,特斯拉今年也未推出新车型。为了维持投资者长期热情,保证公司股价,需要提出新概念进行炒作。

尽管外界对特斯拉机器人项目存在质疑,但马斯克认为,未来全球市场,劳动力短缺问题加剧,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后,将有效解决劳动力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内华达州工厂日前共解雇500多名员工。马斯克早前在内部邮件中指出,全球经济不景气,特斯拉将裁掉约10%的员工。在接受彭博采访时,马斯克特别提到,“我们极度忧虑的是,如何才能让工厂保持运转,然后给工人发工资,而不至于破产?”

短期来看,劳动力暂时不会出现问题。但在生产成本上,机器投入使用后便不需要额外工资,用擎天柱取代流水线工人,也有利于特斯拉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不过,摆在马斯克面前仍有一个难题——擎天柱的量产。目前,全球最先进人形机器人公司是波士顿动力公司Atlas,拥有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背景。2013年,波士顿动力发布1.5米高的两足机器人Atlas和四足机器人(机器狗)Spot,除了常规行走、跑步能力,两款产品还具备跑酷、体操等功能。但波士顿动力认为产品还不具备商业化能力,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研发周期更短的擎天柱产品力又如何,其量产进程真如马斯克设想那样顺利吗?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全球焊接网(www.robot-china.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更多>相关资讯
• 能用已故亲人声音朗读的亚马逊智能助手 Alexa,• 集度设计负责人吴凡:从0到1设计一款“可被量产
• 上下九步行街引入智能扫地机器人,功能不止一个• 英军人工智能发展按下“加速键”
• 【VB思享会】赛道总融资金额超30亿,手术机器人• 综述:多国业内人士看好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 机器人:公司为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移动• 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探索协作机
• 助力柔性化维修维护,集萃智造复合机器人解锁应• 什么是元宇宙?它和人工智能也能产生联系么
0相关评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8个高能盘点,从移动机器人看618的供应链升级
阅读下文 >> 科学家用新型传感器实现软体机器人柔性自我感知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343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