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万州区古红桔产业园考察 近日,在万州区太龙镇,绵延数十公里的古红桔林里,火红的桔子挂满枝头,俨然成为冬日里长江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这里,红桔不仅是风景,也是产业,随着红桔产业的发展,太龙古红桔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目前,村民们正忙着准备采摘,产业园里一片忙碌景象。 而为了让古红桔产业园实现更好的经济价值,在重庆三峡学院智能山地农机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10多名师生正在进行用“机械手”采摘柑橘的实验。 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罗强介绍,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古红桔的采摘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人工成本占到40%左右,“如果能够实现机械智能采摘,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价值。”

▲走进万州区古红桔产业园考察 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目前,团队已经研究了柑橘机械采摘的末端执行器,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完成柑橘的识别和定位,下一步将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采摘实验,“我们设计的采摘机械手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采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光线、树木高度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还需要继续完善,争取能够赶上明年柑橘的采摘季!”罗强说。 山地农机将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 不仅如此,创新团队还正在进行面向丘陵山地环境的植保无人机航迹规划技术研究、基于多元传感信息的山地农机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究等。 中心成立以来,形成了以丘陵山地运输机械装备、特色经济作物干燥处理、山地农机高精度导航定位、特色经济作物智能采收、特色作物栽培设施、特色作物病虫害智能防治为主的六大研究方向。 “在丘陵山地,导航有一定误差,如果机器人在田间无人自主操作,需要有较为精确的高精度导航定位。今后比如播撒农药,就可以不通过人工操作,由无人机自主飞行来完成。”罗强说。 据介绍,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9年12月,中心成功申报并荣获万州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个——智能山地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创业团队,获得万州区财政支持,用于开展山地农机装备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中心成员依托平台成功申报多项项目,发表多个代表性专利成果。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