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展会资讯>人工智能深入融合汽车产业 智能化升级的车企和车型向于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深入融合汽车产业 智能化升级的车企和车型向于新能源汽车

2020-11-27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991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经过近两年来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市场整体呈现出井喷的增长态势。  近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人工智能:育新机、开新局分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透露,随着市场整体的高速发展,2020年上半年我国

经过近两年来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市场整体呈现出井喷的增长态势。   近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人工智能:育新机、开新局分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透露,随着市场整体的高速发展,2020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770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大到航空航天,小到人脸支付,诸多行业在极力追求人工智能渗透的同时,也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与产品增值,其中,汽车产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融合效果十分显著。   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智能汽车即智能网联汽车,很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了,车联网设备在新车的搭载率目前已经超过了50%,与其相关的诸如像手机一样的上网功能、语音识别功能、与手机等智能终端互联的功能以及OTA的免费空中升级、下载APP进行导航等等这些技术已经比较普遍了。   “自动驾驶也属于智能汽车的另外一个分支,自动驾驶现在在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都能够推出AR2级驾驶辅助汽车,比如自动泊车功能。同时成本控制也十分理想,像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另外,以小鹏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今年也宣布推出了AR3级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实现在高速公路上变道,自动跟车等等功能。”张翔进一步表示,随着我国5G建设的提速,部分车企已经在进行AR4级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包括北京、上海等地,都已经有自动驾驶的出租车在做示范运营。   据张翔介绍,相对而言,目前进行汽车智能化升级的车企和车型,更加偏向于新能源汽车,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   一方面,由于部分传统汽油车本来的系统构架或者平台,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供应商合作开发的,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在这个层面去做智能驾驶的开发难度比较大。   另一方面,很多传统汽油车的车企现在还是注重于成本控制,即使增加智能驾驶的功能,目前技术也不是十分成熟,很多情况可能只是一个营销噱头。   “所以,传统汽油车这方面,包括外资企业在内,智能化升级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大部分车企只是开发了一些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最多就到AR2,很少再去开发AR3级甚至更高级别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了。”张祥进一步表示,对于新能源车来说,控制结构要比传统汽油车简单,对于自主品牌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可以很方便的把自动驾驶的控制算法在电机方面实施,相对来说壁垒就低一些。所以像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等经常爆出智能驾驶技术革新的车型,基本都是新能源汽车。   据悉,随着市场的日益壮大,已经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也加入到了智能驾驶汽车的队伍当中,比如华为近期宣布与长安汽车合作打造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滴滴发布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等等,同时,资本市场对于智能汽车产业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高。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智能汽车板块72只个股当中,有44只在半年内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给予的买入评级。   其中,超过10家以上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的个股有13只,10家以下的有31只。上汽集团(22家)、长城汽车(19家)、长安汽车(17家)分列评级买入机构家数前三名。   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汽车板块的投资机遇,主要存在于真正有强大研发实力的车企当中,同时,就相关零部件来看,汽车玻璃未来可能会是一个投资风口,因为里面可能会有芯片,甚至显示屏等等,可以大幅提升其产品附加值。   “现在连十万出头的国产车,都已经标配抬头显示这样的功能了,智能汽车未来将是必然趋势,所以我看好国内的汽车产业,里面一定会诞生出超越特斯拉、丰田的主机厂,以及世界前列的零部件厂商。”何理说。记者 李正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打通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任督二脉”
阅读下文 >> 5G为智慧医疗注入新动力 河北各级医院尝鲜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591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1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